揣着理想,踏上征程
◎陈 庆
时值傍晚,人影渐稀,我站在诸葛祠旁,听着杜鹃一声声的哀啼,思绪随之飞扬……
你是神一般的人物。天下大乱时,作为大汉子民的你怀揣兴复汉室的理想,隐居于卧龙岗,躬耕于南阳。你自比管乐,坚信明主会到来,定能大展经天纬地之才,辅佐明主安定天下,造福于民。
刘备三顾茅庐,向你请教复国之策,你未出茅庐便已料定天下三分,你的一番陈词令刘备茅塞顿开。为了理想,你加入刘蜀集团,走上了匡扶汉室之路。
你痛恨国贼曹操,于博望用火,在白河用水,使曹魏心惊胆战。得知孙权有意联合刘备共同抗曹时,你主动请缨,驾一叶扁舟只身前往。在东吴,你以一腔正气舌战群儒,当薛综认为汉室气数已尽,应当顺应天时归顺曹操之时,你痛斥薛综“无父无君”。你时刻未忘自己是汉室臣子,生当为汉室谋福利,以尽到一个子民的职责。
赤壁之战,你一把大火烧得曹操落荒而逃,之后你又为刘备出谋划策,促成三足鼎立局势的形成。
你是智慧的化身,更是践行理想的楷模,却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刘备白帝托孤,曾有意将蜀国政权让与你。你听后汗流浃背,叩头流血。你忠心事主,明白自己始终是大汉子民。你没有半点僭越之意,即便自己德高望重,即便刘禅难以扶持,你也从未有过非分之想。
千古出师表,读来令人泪满襟,字里行间你所透露的都是忠义之道,是子民对国君的赤胆忠心。平定南蛮、六出祁山、五丈原禳星,都只是为了尽你臣子的责任,为了你年轻时的理想。试问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如你这般不忘初心,将理想信念一直扛在肩上?
可惜你“出师未捷身先死”,未能看到汉室复兴便撒手西去。蜀国没有了你,气数也尽了,可你对理想的执着、对信念的坚守却永远流传了下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爱国青年为自己、为国家怀揣理想,不断前行……
漫步于诸葛祠,凝视着你坚毅的目光,我心中的敬慕之情再次油然而生……诸葛先生,你对理想、对信念的坚守达到了极致,催人警醒。走出祠堂,我坚定信念,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名师点评
古往今来,不少大臣功高盖主,走上僭越的道路,背上不忠的骂名,导致身首异处。而诸葛先生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卓越才能,更重要的是他做人的成功。他怀揣理想,坚定信念,准确定位自己,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千古佳话。
读古典四大名著,不应该浅尝辄止,一读了之 ,而应像本文作者一样善于思考,发表对书中人、事的独特看法,提炼出阅读体验。比如,作者不仅仅喜欢《三国演义》,喜欢“智绝”诸葛亮,更重要的是,他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读出诸葛亮的理想信念,并由此及彼,提出诸葛亮其人其事对今人的启示。这样的阅读,才称得上真正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