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青铜文物修复技艺研究》简介
《苏派青铜文物修复技艺研究》这本书是由.潘炼,张江,朱黎编著创作的,《苏派青铜文物修复技艺研究》共有134章节
1
内容提要
苏派青铜文物修复技艺是我国江南地域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粹,凝结了历代匠人的智慧与才干。本书对苏派金属文物保护修复的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与探讨...
2
前言
古代青铜器的传统修复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项重要的传统技艺,大多是以口手相传的形式传承下来,很少有相关文献留存,故现今有一些专门技艺几乎已失传,另外一些身...
3
目录
目 录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青铜器仿制技艺源流 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概况 萌生期 育成期与鼎盛期 更新器时期 二 中国古代青铜器仿制技艺发展脉络 ...
4
第一章 中国古代青铜器仿制技艺源流
...
5
一 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概况
时光是铭刻在历史角落里的斑驳印记,青铜则是一段历史兴衰荣辱的见证,四季更迭、晨光暮影,唯有它经得起时光的洗礼。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6
萌生期
图1-1 二里头文化铜爵 图1-2 商代杜岭方鼎 图1-3 商代司母戊鼎 图1-4 商代四羊方尊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与锡、铅的合金,也...
7
育成期与鼎盛期
商代的青铜器在种类上已相当丰富,总体的时代风格显得浑厚凝重、精美繁复,合范技术达到顶峰。以酒器为中心的器用制度基本形成,完整的礼器组合再现了商代王室贵族日益繁缛...
8
更新器时期
春秋至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大国的崛起,青铜器的生产工艺创新成分较多,总体风格清新,区域特色显著。青铜器出现或流行刻纹刻字、错金错银、填漆漆绘和鎏金镀...
9
二 中国古代青铜器仿制技艺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它历史悠久、绚丽璀璨,作为历史的载体,其内容丰富而深刻,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为了减少青铜文物受损,影响或失去其原有的...
10
春秋萌芽
最早仿制与作伪的青铜器记载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韩非子·说林下》: 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
11
唐宋发展
唐宋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青铜采矿、冶炼与铸造工艺得到长足发展。金、银、铜、铁、铅、锡六种重金属矿业得到全面开发,开采量逐年增长的同时,从事矿冶业生产的...
12
元代式微
元代结束了数百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统一。元代统治者在文化上推行中原传统的制度以巩固自身统治,元代前期的礼制并无多少建树,多数是沿袭宋代的典章制度。 至元十三...
13
明清繁荣
明代官方设立“御用监”仿制古器。明末陈仁锡的《浅确居类书》卷九五记载:“风磨、俞后,黄铜似金者。我明皇极殿顶名是风磨铜,更贵于金,一云即俞后也。”明宣德年间所仿...
14
第二章 中国近代青铜文物修复与复制技艺
...
15
一 近代青铜器修复流派特点及传承
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我国经济、政治各个方面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也被无情的资本家非法侵占与掠夺,文物偷盗转卖与仿造之风盛行。在资本与...
16
北京派
北京派形成于清光绪年间,是民国时期仿造古铜器重要的四大派系之一。据传,其创始人是当时在清宫造办处古铜局负责修复宫廷内珍藏的历代青铜器的“歪嘴于”[1]。据《北京...
17
苏州派
苏派青铜文物保护修复传统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与吴地一带非常悠久的青铜冶铸加工和仿古青铜器制作的历史密不可分。 春秋时期,巧匠名师欧冶子、干将等便在姑苏开炉冶炼、制...
18
潍坊派
潍坊冶铸铜器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中后期,商品贸易迅速发展,收藏、鉴赏古物之风盛行,山东地区青铜器的作伪业也日渐兴盛。山东的青铜作伪主要是在潍县地区,明清时期在此已...
19
西安派
西安是青铜器仿古作伪比较早的地区之一。清代,西安地区流行在青铜器上錾刻伪铭。清道光年间,西安知县刘喜海按照《宣和博古图》体例,绘制图例与铭文,共两卷,辑为《长安...
20
二 现代苏派青铜修复技艺的传承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国民经济迅速增长,手工业生产得以复苏,苏派青铜修复技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青铜民间四派”最重要的队...
21
子当留斯馆,我当归故乡
1955年5月,安徽寿县西门内偏北处发现了举世闻名的蔡侯之墓,这是继1933年寿县朱家集出土大群楚铜器之后最大的一次考古收获。该墓出土了大量具有重要历史、艺术、...
22
观千剑识器,操千曲晓声
“择一事,终一生”,生命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倾注一生的心血,专注于一件事情,将其做到极致,谓之“匠人精神”。王金潮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匠人精神”的杰出大师,...
23
阳和次第发,桃李更芳菲
王金潮在不断提高自身修复水平、研究中国青铜器工艺发展史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后辈的培养。多年来,他手把手地带徒弟们对青铜器进行观察、清洗、除锈、加固、整形、补全、...
24
第三章 苏派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
...
25
一 传统工艺特征
中国是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的文明古国,青铜器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经过数代人的继承和发展,“苏州派”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传统工艺技术,主要包括錾刻、矫形、焊...
26
錾刻工艺
古代青铜器上多装饰有纹饰和铭文,在修复过程中就需要雕刻、錾花,或用硅橡胶、石膏翻模复制,选取补配部位附近的完整纹饰进行复制,尽量做到纹饰流畅、衔接自然。这项工艺...
27
矫形工艺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影响,出土的青铜器或多或少都有程度不一的变形。我们需要根据铜器的延展性、弹性、耐热性及腐蚀程度,选择适合的整形方法使变形部位恢复原状,常见的有模...
28
焊接工艺
将铜器碎片按大小、花纹归类,排列整齐。拼接铜器碎片时,先选择尺寸较大的碎块进行拼接,再将小一点的碎块往大块上拼接。碎片数量较多时,为了避免混淆可将残片进行编号,...
29
作色与作旧工艺
作色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即作假地子(皮色)和作假锈。 作假地子(皮色):皮色开始是用大漆加矿物色调出来的,后来借鉴了维修古家具时“榆木擦漆”的工艺,用酒精浸泡虫胶...
30
去锈工艺
主要使用小型的精细机械工具,通过细心的挑、剔、削、领、雷、刮、磨等操作,手工除去锈垢、锈蚀。 传统工艺用天然的山楂或乌梅作为主要原料,制成糊状物或溶液,覆盖在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