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修复方案
清洗
此镜在送修前曾做过一些拼对、粘修工作,为保证修复牢固且粘接时接口能够严丝合缝,在修复前需将其全部分拆,并将断口处残留的胶渍剔除、清洗干净。具体采用手术刀剔除疏松锈蚀物,辅以酒精软化的机械清洗方式。先将铜镜放入温度为60 ℃的去离子水中浸泡,待胶逐渐软化时,再对各个残片的断截面逐个清洁处理,使用棕刷、竹签、手术刀等器械,将有胶迹、污垢的地方一点一点地进行机械去除,再用棉签浸润酒精,反复擦拭、清洗干净。
图4-13 五山镜修复前
图4-14 粘接、补缺后
粘接
此镜的胎体厚薄不一,较薄处只有2 mm,稍一受力就可能造成铜镜的再次断裂。若使用焊接法,不仅会对铜镜造成再次伤害,也未必能得到很好的修复效果,因此选用了安特固110型瞬间强力胶和AAA超能胶相结合进行粘接。瞬间强力胶粘接速度快、渗透性好、粘接力较强,用于这件器型小、铜质差,对接口要求精准无误的器物,效果较好。铜镜碎块较多,粘接时需根据境面的弧度,由内而外将碎块逐一粘接。使用小号的勾线手笔蘸瞬间强力胶,点于拼接处的中心部位,粘好后要确认对接处是否对齐,可使用竹签和牛角刮在对接处的镜面上来回划走,如有停滞感就说明尚未对准,需拆开重粘,否则会对器物整体的造型产生影响。全部拼接完成后,再涂刷AAA超能胶,将所有裂缝进一步加固。
补缺
铜镜面积小、花纹精细、纹理较深,还有十余处的缺失。考虑到用翻模复制的方法修补如此细小的花纹,再经过后期的着色作旧,容易使纹饰线条变粗、棱角圆润,失去纹饰原有的艺术效果。因此,选用Quik Copper速成万能胶棒(下文简称速成胶)进行填补,此胶固化时间短、不滴落、不流淌、强度高,硬化后便于进行纹饰的雕刻。器物上缺口小的地方可直接用速成胶填补,而对于缺失口大的部分,为确保其强度,先剪下比镜身厚度略薄、与缺口大小面积相同的紫铜块,用AAA胶水将铜块粘接在缺口处,待胶固化后,再在其上填补速成胶。
雕刻
速成胶经24 h硬化后,先用电动手磨机粗磨、找平,再用细水磨砂纸进行打磨,直到镜背处胶面与纹饰最高点成一水平面,镜面处胶面与镜体合为一体,手摸之后分辨不出。雕刻前先以器物保留下来的纹饰为参照依据,在胶面上用细铅笔将待刻纹饰的图案画好,再根据需要使用自制的雕刻刀具进行雕刻。刻纹时要特别注意修复纹饰与原有纹饰的衔接,做到线条流畅、粗细均匀,同时控制好吃刀的深度,确保镜背纹饰整体一致。
作旧
铜镜铸造的合金成分中含锡量普遍较高,特别是镜面经过细加工后,镜面又光又平,稍有杂物都清晰可辨。补好的地方与原器表面差异太大会影响美观和陈列价值,必须对修复过的地方进行作旧。青铜器传统的作旧材料以虫胶、聚氨酯、硝基清漆等有机溶剂性涂料为主。着色时先使用虫胶漆,依据器物的底色,掺入红色的氧化亚铜、靛蓝的碳酸铜、绿色的碳酸铜等各种矿物颜料,调成色泥后涂敷在修复面上,每做一层颜色都要待色层硬化后,用玛瑙扎子、粗布、棕刷等工具进行反复打磨、抛光、磨平、拋亮,使修复面的颜色与器物原锈色协调一致,以遮盖修复痕迹。
封护
为了尽量减少保存的环境因素对这面五山镜的破坏,使其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使用了传统的白蜡进行封护,所选用的是一种天然材料川蜡(又称虫蜡),属于生物蜡。川蜡无明显杂质、无色透明,具有不和铜发生反应、不溶于水、成膜迅速、使用方便等优点。操作时,将处在熔化液态的川蜡均匀浸刷在处理过的器物表层上,待冷却后除去多余的蜡,仅留下一层薄膜,这样就能起到保护器物不受潮、不生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