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危害

生物危害

锈蚀产物的生成与埋藏环境中的有机质微生物、细菌、腐殖质有着密切关系。腐殖质是一种无固定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或随机聚合物,含有氮、磷、钾、硫、钙等元素,经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来,可与金属离子、金属化合物发生反应,主要是羟基和酚羟基与金属离子的结合,比如它会使铜镜表面生成氧化物而随地下水流失,锡的氧化物难以被有机酸溶解而保留在铜镜表面,导致形成富锡的“黑漆古”表面。[2]

部分墓葬中的尸体陈腐后,肌体的硫氨基酸、硫胺素及其衍生物会分解出硫化氢,硫离子与氧化亚铜的铜离子反应生成铜的硫化物,它在潮湿、有氧的环境下,时间长了就会氧化为可溶性硫酸铜。腐烂尸体的氨基酸在潮湿条件下可分解出氢氧根离子,它与可溶性硫酸铜相互作用便生成碱式硫酸铜。人体的血液、组织中含有磷酸醋等有机磷化合物,骨骼中含有大量无机磷酸盐,尸体腐烂后分解出的磷与氧作用生成五氧化二磷,在液体中则可以生成磷酸。磷酸在氧气、液体中与铜长时间发生作用,便生成带有3个结晶水的磷酸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