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式微
元代结束了数百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实现了统一。元代统治者在文化上推行中原传统的制度以巩固自身统治,元代前期的礼制并无多少建树,多数是沿袭宋代的典章制度。
至元十三年,南宋内府藏经籍、图典、礼器等送至京师后,元政府才开始按图索骥,重新铸造新器。元代曾设置官办铜器作坊——“出蜡局”,来仿造各种祭器,器类有鼎、簋、盙、爵、斝等。除了官办外,民间私营的铸造作坊也很多,当时拥有精巧的仿铸古铜器技艺的杭州姜娘子和平江路王吉已声名远播,姜所铸古器花纹较细,在錾刻技法的精细程度上更胜一筹。
即使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苏、浙、赣乃至整个南方地区也基本继承本地区工艺而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地域特色。仿制对象上至商周、下至宋代,范围广泛,造型丰富。元代的仿制特点是多成组仿制,做工粗糙,铜质发黄;早期延续宋代风格,力求形似,后逐渐注入了本朝风格,只求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