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常见锈蚀种类

青铜器常见锈蚀种类

古代青铜文物的病害及其锈蚀类型较为复杂而繁多,前人将青铜器的锈蚀产物分为四类,分别是贴骨锈(皮壳)、薄锈(单层锈)、厚锈(多层锈)和发锈。皮壳是青铜器在不同的环境中与周围的多种化学物质长期发生作用,在其表面形成的一种氧化膜。薄锈是指单层锈,多数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绿锈。厚锈层次多,锈色多样,锈蚀的层次非常明显且锈体坚硬。发锈是从青铜器铜胎基体产生的锈蚀,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个个锈泡。随着现代科学检测仪器的运用与推广,学术界越来越多地依靠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科技手段对铜器锈蚀产物进行科学检测,确定锈蚀产物的组成元素及性质。

图4-2 皮壳

图4-3 薄锈

图4-4 厚锈

图4-5 发锈

根据铜器锈蚀元素及性质,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