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之外:张大千的生活与艺术》简介
《形象之外:张大千的生活与艺术》这本书是由冯幼衡创作的,《形象之外:张大千的生活与艺术》共有28章节
1
前折页
冯幼衡,张大千晚年的中英文秘书。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博士。曾任教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暨州立大学艺术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及河滨分...
2
目录
...
3
序 为艺术立心的大千 台静农
台静农 幼衡将她近年所写关于大千先生的文章编成集子,要我写一小序。此时大千正卧病医院,我们心情都非常沉重,而她的书正待出版,一时实不知怎样下笔。幼衡因言:“你只...
4
自序
海岛上的季节更迭,岁月如歌的行板流过,直到提笔写序,心头不免微微一惊:一回首,距离我初入大风堂快四十年了。 最近应友人之邀,在他所收藏的大千先生于一九六七年在美...
5
从一扇小窗看大千世界
一个偶然的机缘,我有幸随侍张大千先生,为他处理一些私人的中英文信件。一年多来,在大风堂的浸润下,我发现书画是一门广袤浩瀚的学问,也是个令人着迷的世界。 大千先生...
6
上国衣冠
大风堂的一位弟子、在台北某美国银行任职的龚先生曾对我说:“有一回,大千先生在美国某乡村俱乐部请客,一行人有六辆大车子开进去,气派很大。大千先生戴东坡帽,穿绸服,...
7
食不厌精
有人说,进入大风堂可享“三福”——眼福、耳福、口福。眼福自然是指大风堂的书画,不论创作或收藏,皆“雄视宇内”,足以让人饱览饫游、顿开视野。耳福应是说大千先生的博...
8
王雪艇怀宝访知音
这样宁静的下午是罕有的。摩耶精舍在主人午睡醒来后,原是客人正多、笑语喧哗的时分,这天不知怎的,却格外静谧。 院外新建好的鱼池里,淙淙的水流从砌得高低错落的大石间...
9
大风堂镇山之宝
《大风堂名迹》出版以后,逢着要送人题字的时候,大千先生总不免要拿出它来摩挲一番。他抚着那四巨册精装本的深蓝色封皮,轻轻地慨叹:“我真不成材啊!”这部画册里的收藏...
10
从印度舞蹈到敦煌艺术
听说印度古典舞蹈团要来台湾,大千先生表示有意前往一观。中国京剧中“无动不舞”的画面,曾带给他无尽的创作灵感。他冀望印度舞蹈里肢体动作和服装之美,能同样为他带来新...
11
艺事谁能“大、亮、曲”
九百年前,宋人郭熙论画,说山水画最好的境界是“可以行、可以望、可以游、可以居”。 郭熙的意思是,山水最好能画得让人行之、观之不足,更要能往画景中一游,游之不尽意...
12
他只是要享受那过程
许多人也许觉得奇怪,大千先生那么会花钱,到底怎么个花法? 凡是他所爱好的东西,他从不考虑它们的有形价值,在别人看来是一掷千金的豪举,在他看来只是理所当然;在别人...
13
看画册说真赝——揭开“真假金冬心”之谜
“以前我们总以为日本人鉴赏中国书画内行,其实不然,你看……”大千先生指着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一套《世界美术全集》中的第二十集“中国明清近代”部分说:“这张他们认为最...
14
张大千请吃牛肉面
做菜原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事,但大千先生却把它视为艺术。他不但论起吃“道”,处处皆是学问,就是亲临厨房化理论为实践时,他功夫的细腻和精到之处,也往往令人倾倒。...
15
大千居士的花卉及题诗
一九八〇年二月间,大千先生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近作。这次展览包含了他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前往参观的观众,当能发现大千先生除了能为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山水巨幅外,...
16
友情的醇醪
画笔诗才两不镌,论君襟抱亦超然。 身经世变心无碍,兴托丹青老未迁。 越海终酬乡土恋,故交更结语言缘。 天将福慧钟名宿,岁月峥嵘八十年。 张岳公和大千先生深交数十...
17
芙蓉、莲花、藕及其他
《古诗十九首》在悲苦缠绵中,自有一股人类心声永恒的回响和质朴无华的风致。 大千先生深爱其中的一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
18
画债如山的大千居士
由于索画者太多,大千先生常有“画债如山”之叹。 求画的方式,现在的人似乎都不太讲究了。偶尔也有懂规矩的人,在备好的空白画纸上别上一张红纸条,上面恭谨地写着“敬求...
19
丹青、琴韵、故人情——傅聪于摩耶精舍见张大千
一星期前的音乐会上,傅聪穿着一袭黑色的礼服,专注而忘情地坐在钢琴前演奏,从我座位的这个角度看过去,可以从钢琴撑起的那块黑亮的板子上,看到映在上面的十只飞跃的手指...
20
素心相约佩芳兰——大千居士谈对联艺术
刚从荣民总医院出院的大千居士,脸上却了无病容,红润的面庞上竟透着类似婴孩的气息。他开心地和来客们在摩耶精舍的书房内畅谈,依旧笑语春风,谈起令人叫绝的对子,牵出一...
21
艺术家与上帝
照大千居士的说法,抽象画理论的始祖是老子。 老子不是说过“无象之象”和“大象无形”吗? 抽象画突破了经验世界的限制,带我们进入一个深微诡秘的存在,直指灵的核心。...
22
大千居士赠宝记——台静农教授的书法缘
有段时间摩耶精舍曾挂出一幅倪元璐的字,当时大千居士很自豪地向来客们介绍这幅有明一代忠臣的字。大千先生如此郑重其事,不只因为倪元璐传世的墨宝极少,也因为他一向把倪...
23
大千世界
大千居士近来最喜欢吟诵明“铁笛道人”杨铁崖的两句诗:“高年直到九十九,好景常如三月三。”这两句诗也代表了他目前的心境。经过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现在正在自己的故土...
24
他美化了有情世界——怀念大千先生
听到大千先生病危的消息,我不由得在心底狂呼:“老天,让他活下去,让他活下去!” 奇迹并没有出现,经过三个星期的昏迷不醒,四月二日上午八点,随着心跳越来越微弱,一...
25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看了高阳先生《摩耶精舍的喜丧》,有许多话郁积在心,深觉不吐不快。 首先他在文中说:“大千先生能有如此瑰丽璀璨的生活,最大的秘密是他有他的‘术’……此‘术’殊不易...
26
豪放中的温柔
文学史上,我们因着苏东坡的出现,而有了豪放的典型;艺术史上,我们却迟迟不见这样的典型,直到我们有了张大千这颗耀眼的明星。 豪放是艺术和文学上的一种风格,更是艺术...
27
附录一 画说 张大千
张大千 有人以为画画是很艰难的,又说要生来有绘画的天才,我觉得不然。我以为只要自己有兴趣,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会成功的。从前的人说,“三分人事七分...
28
附录二 张大千年谱
一八九九年 五月十日(夏历己亥年四月初一)傍晚生于四川省内江县。 一九〇七年 由母、姐授画,习花卉。 一九一四年 就读重庆求精中学。 一九一六年 被强盗绑架,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