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里边做事,圈子外边思考——致门文元导演

圈子里边做事,圈子外边思考
——致门文元导演

门导你好:

久未见了,很是挂念你!

听说你最近还是满天飞,在舞剧《阿炳》、歌剧《羽娘》和文化部国庆文艺晚会之间奔忙,能想象到你身体的劳累,可千万要注意身体啊!我知晓,请你的人是充满渴望和真诚的人,他们一方面关爱着你的身体,可同时也恨不得你不吃不睡争分夺秒呕心沥血。因为你有价值,你的价值能使你创造出比本人价值更巨大的艺术作品。正因如此,你要关怀自己,因为你属于你家人、朋友,属于舞蹈界,属于文化艺术界,属于全社会!

由于你的智慧,你的作品总是光芒四射、不可阻挡;由于你的巨大,总使我感觉到只能靠近你的局部,令人神往,使人景仰。

我感觉,在你的内心深处有一座巨大而沉静的殿堂属于你自己,这殿堂孕育着生命和艺术的梦想,始终高扬着求新求奇求异的旗帜,所以思索,所以追寻,所以为了与众不同,甘愿“衣带渐宽终不悔”。这殿堂荡漾着一种至高至远至美的境界,所以奋斗,所以冶炼,所以热若岩浆、寒如冷月,似淬火一般地经过极热与极冷的锻造。真是了不起,你是这殿堂的主人,令晚辈十分敬慕,正可谓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

门导,你是个谜!我常像猜谜者一般困惑。你的作品是热烈热辣浓烈浓郁,如舞蹈《金山战鼓》、舞剧《月牙五更》《土里巴人》《黄河水长流》《阿炳》等,总是浓淡相宜。要大红大绿,又能把持品格不流于庸俗是不易的;能浓到不化,化到无痕,天然无饰也是不易的;能浓到好处,不缺不过,淡到好处,不丢不散就更难了。这高超的功力,也是丰富的经验。但更让我感佩的是浓烈却不堆砌,如梁红玉的大斗篷,《土里巴人》的大船等,大开大合,寥寥数笔就营造出一种气势,使主题升华,令人刻骨铭心,荡气回肠。更使我叹服的是舞剧《阿炳》的面世,让我们看到了另一山的高远峻拔,另一番天地的淡雅空灵,分明是另一种境界,另一个极端。情感的浓郁,风格的淡雅,更使人觉出意味深长。留存一些空白,却给观众让出一片辽阔想象空间。淡较之于浓是另一种美,可以更天然,像春雨,润物无声,不是撞击人的脑海,而是流入你的心田。特别是《阿炳》最后的艺术处理,更营造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感人而崇高的境界。这种省略的美,不是任何人都能驾驭的。门导,每次看你的作品总能使我学到和感悟到很多,你那精美而老到的功力,你那从容而不急促,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急,恬淡而不凡庸的气度却只能令晚辈仰视了。

近日,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舞蹈空间是舞给自己还是舞给别人,两者能否统一?舞蹈界一直是人多圈子小,人很多,干的事也多,可外界知之甚少,人民大众知道的就更有限了。究其原因,这和舞蹈界太多人的着眼点在圈子内而不在圈子外有关系。组织很多人,花很多钱,费很大力气搞一部作品,只在舞蹈界圈子里热闹一下就完了,而热乎劲儿的时间也很有限,这种风气对舞蹈界事业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每当我听说《月牙五更》和《土里巴人》演出多少多少场次,不仅收回投资,还赢得多少多少收入时就格外高兴。这说明舞蹈艺术不仅能专业化,还能走向市场形成产业化。这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舞蹈对编导的新的考验。圈子愈大,事业愈旺。如此,中国舞界有望。令人信服的是,门导,你作为前辈的艺术家,依然宝刀不老,依然能够在新的形势下“木秀于林”,勇敢地体验着“风必摧之”的幸福!从你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大导演的责任感,使命感,也看到了一位远行者的实力,更看到了一位胸襟豁达的大艺术家的大思大谋、大情大说!

面对门导,总是感慨万千!先写这些吧。

一定保重身体!

遥致

大礼!

继钢

2002年4月于北京

门文元,舞蹈编导艺术家。创作一百余部舞蹈作品,五十余部大型舞台剧作品,多次获解放军文艺大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等。代表作:舞蹈《金山战鼓》;舞剧《阿炳》《二泉映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