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是空壳——致总政歌舞团老团长孙加保将军

英雄不是空壳
——致总政歌舞团老团长孙加保将军

又快过年了,我收到了雪片般的贺卡,读着其中感激我的文字,心生感慨、感动!我不由得在想,在我的生命里最应该感激谁呢?

那是1991年的冬天,我创作的舞蹈专场《献给俺爹娘》,正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演出第十六场,舞蹈专场演出的火爆程度,在京城乃至全国都十分罕见。演出结束后,总政歌舞团孙加保团长和申万胜政委一直等着要见我,孙团长说:“张继钢,你放了一颗原子弹,我想调你到总政歌舞团。”

总政歌舞团,是我童年的向往!我十岁时,是山西省榆次县反修小学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队长,有一位郝老师曾对我说:“好好努力,将来去总政歌舞团!”从此,总政歌舞团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一直闪耀着光芒,知道了她是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

然而,北京舞蹈学院也是我的向往,并且有恩于我。学院不仅培养了我,还特意把原本是代培生的我转为统招生,把户口迁调到北京,更令我感动的是,我还没有毕业就给我分配了住房,保证了我留校工作后没有后顾之忧。母校真是恩重如山啊!

人生无路可走肯定是痛苦的,然而,路有好几条都前程灿烂得让你难以抉择时,也是不好受的啊!

我实在是不能拒绝孙团长和申政委,因为我崇尚军人,而且编导也更需要舞台,总政歌舞团的魅力和影响也着实让人难以抵挡!

就在那年的冬天,孙团长和申政委没有把我领进总政歌舞团的大门,而是直接把我和一堆资料、烟酒水果送到了北戴河“软禁”起来,赋予我一个光荣的任务——为总政歌舞团参加第六届全军文艺会演创作一台晚会。那时候的我胆子可真大,没有采风竟全然承诺保证完成任务。

冬天的北戴河疗养院空空荡荡,整座大楼里只有我、赵大鸣和一位作曲家,然而,我们没有一分一秒感到寂寥,因为在我们的胸膛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岁月在燃烧、在沸腾、在激荡……每过十天半月,我们就裹着军大衣站在大门口,迎着寒风,凝视着远方笔直而静默的马路等待着,仿佛等待着亲人的探视。终于看到了两辆白色的轿车进入我们的眼帘,孙团长和申政委又来看望我们,又给我们带来一堆资料和烟酒水果。他们身着威武的军装,向还是地方老百姓的我行军礼,孙团长的军礼是那般慈祥、那般洒脱,令我仰慕、让我难忘!当然,领导的器重、首长的关怀、兄长的情谊,更使我一个刚到部队的艺术家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从未有过的温暖,也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教诲、从未有过的责任!

在孙团长的直接策划、指挥和领导下,我们拿出了整台晚会的方案,不仅给团里每一位著名歌唱家创作了词曲,而且每个周末下午4点还要准时向团首长汇报一个新舞蹈作品,连续七周都是如此,七个崭新的作品相继诞生了。那时的我很有压力,同时,也能隐约感受到孙团长的压力,因为总政歌舞团的人们在注视着初来乍到的我,也注视着孙团长和申政委引进人才的魄力和眼光。

记得有一个舞蹈《英雄》向团里汇报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反对的意见居压倒性多数,甚至到了要“枪毙”这部作品的程度。那天深夜,我突然接到了孙团长的电话,要我马上到团里会议室开会。我一进会议室发现里面坐满了人,屋子里烟雾缭绕提示我这个会已经开了很久。孙团长郑重地对我说:“部队不能宣扬恐怖主义,不能表现贪生怕死,要正面歌颂英雄和革命的英雄主义。《英雄》虽然很感人,但在结尾时我军将士尸横遍野是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如不解决,这个作品就不能上演了。因为我军文艺舞台上还从来没有表现过‘死’这么多的人,这是个政治问题,不能冒险!”我顿时觉出问题的严重性,联想到以往部队文艺作品的英雄都是打不死的,虽然可笑但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其实,我是有意识要改变这个状况的,我很反感概念化的、虚假的创作观念。我的内心认定——英雄不是空壳!但,观念不同是根本的不同,麻烦终于还是来了……

试想,如果舞台上没有我军将士的尸横遍野,京胡悲壮的音乐就不能如同魂灵一般歌唱,当尸堆里的战旗倒下时,那个英雄战士就不可能出人所料地像搬泰山一样艰难地搬起五星红旗。那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只有在战士尸体堆成的山包上才意味深长。怎么办?忽然,我想起了毛主席的话,心想只有毛主席能挽救这部作品。我说:“这样行不行?在舞蹈结尾时同时出现字幕:‘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要落款)毛泽东。”(1)

没想到我话音未落,孙团长就宣布:“问题解决了,散会!”

散会后,他和我走在院子里说:“你要理解,军队文艺从来没有这样表现过,你说得对,英雄不是虚壳!”

我清楚,身边这位伟岸的团长,是在冒着风险支持一个新兵啊!

经过数月奋战,总政歌舞团果然不负众望,创作演出的大型主题歌舞《军魂》在人们的期待下拉开了第六届全军文艺会演的序幕。一时间,举座哗然,震动军内外,一位军区歌舞团团长激动地说:“总政的演出就像骤然刮起的龙卷风,令全军毫无准备,让我们大开眼界!”一位军内资深词作家说:“《军魂》为军旅文艺掀开了崭新一页,一扫过去军旅艺术作品的风貌,没有假大空和概念化,满台都是有血有肉的英雄,给全军带来一股新风,让我们眼前一亮,为我们撞开了一条文艺新路。哎哟!军旅文艺作品原来还可以这样创作,无疑这是军队文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军魂》为总政歌舞团赢得了全军文艺会演奖牌总数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崇高荣誉,坚实并再次奠定了总政歌舞团不可撼动的领军地位,在总政歌舞团历史上树起了又一座高峰。有人说,这一时期的总政歌舞团与其说是人才云集,不如说是人才“拥挤”!在业界“十大腕”的说法正式确立,他们如十颗巨星光彩夺目,是领军人物;舞蹈明星交相辉映,是领军人物;词、曲、编导、舞美、灯光、服装等精英荟萃,形成“钻石组合”,是领军人物,而这个“艺术集团”的领军人物是孙加保团长和申万胜政委。

他们雄才大略,为总政歌舞团引进凝聚了黄金般的艺术人才!

他们高瞻远瞩,为总政歌舞团培养储备了珍珠般的翘楚才俊!

他们呕心沥血,为总政歌舞团创作积累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经典!

他们苦心经营,为总政歌舞团铸造了为兵服务的奉献精神、崇尚荣誉的团队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引领着总政歌舞团一路拼搏、追求卓越、创造辉煌,至今仍然是总政歌舞团秉持的一笔宝贵财富!

总政歌舞团如同一艘驶向大海劈波远征的艺术航母,在舰长孙加保将军的率领下,乘风破浪、锐不可当!

往事如烟,一晃整整二十个年头过去了……孙团长实现了我的从军梦,改变了我的人生旅程。

我来到部队以后,面对崭新环境之所以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离不开孙团长的教诲与呵护、指导和帮助,他不仅是一位可敬的首长,还是一位可亲的兄长,他不仅教会了我怎样当兵,也教会了我怎样当好兵,更教会了我怎样当好一个排头兵!在我心目中,他是永远的榜样、永远的教材、永远的师长!

在一次电视采访孙加保将军时,他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地说:“我调张继钢到部队,原以为是调来一位好编导,没想到却调来一位好团长、好部长、好将军!”听到此话,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又快过年了,我端详着桌上那张崭新的贺年卡,竟一时写不出我心中的千言万语、万语千言……

孙加保将军,是我永远的感激!

2011年2月3日

孙加保,少将军衔,舞蹈艺术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曾开创性地组织了“双拥”晚会的艺术创作,2012年,中国舞蹈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1)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