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人的天性——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中心
舞蹈是人的天性
——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中心
海文、晓雪:
你们好!
你们让我写的《序》已经写完了,就这几个字折腾了我一宿。写前我认真读了潘志涛老师《写在前面的话》,勾起了许多童年的记忆……
人是环境的产物,全民才是土壤。
我的童年处在1966年至1976年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代,生活在“大好河山”的我们信仰明确,精神充实,生命的任何一根血管里的血液,在任何一天不是流淌而是奔流!大人们太忙了,他们见面就谈国家大事,回家就向自己的灵魂深处闹“革命”,连每顿饭前都要向远在首都北京的毛主席请示汇报。在这祖国山河“形势一片大好”的状态下,他们彼此揭发隐私,甚至夫妻反目,兄弟厮杀。那时,到处都有宣传队,工厂、部队、机关,大学、中学、小学,“六亿神州”人人会唱“语录歌”,个个会跳“忠字舞”。人们走在街上随处都能看见一圈一圈围着的人,有的是在面红耳赤地辩论,有的是在表演歌舞《北京的金山上》《大海航行靠舵手》。人人都具有极高的“审美”力,我记得大哥、二哥、三哥都在家里指导和纠正过我的握枪舞蹈姿势,大哥说握枪的拳头应该是空拳,要表现出枪的宽度和厚度;二哥说不对,应该是实拳,要紧握钢枪才精神。其实他们不如我,因为我也是宣传队的骨干,而且是“反修小学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队长,在榆次早就“名扬四海”了,记得我陪母亲走在街上,随处都能听到呼唤我的名字,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仰头看母亲,母亲也总是望着远处微笑……
停课闹“革命”彻底唤醒了我们的天然禀赋,给了我们太多的“美好”,白天唱歌跳舞,晚上就挑灯夜战看“毒草”,青少年时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你愈说是“毒草”,就愈是想探究“毒草”的究竟,所以在那个年纪就基本上把大部分古今中外的经典小说、诗歌、戏剧剧本、电影剧本读过了,这种偷读“毒草”背诵诗词的情况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种风尚。不仅如此,还能背诵莎士比亚的名句和《红楼梦》的诗词,唐诗宋词元杂剧就更不在话下。我在二十岁前还写过若干小说、诗歌和三个电影剧本,这与在解放前就从事教育的家父有关,他一心想培养我从事创作,特别是文学创作。他经常修改我的“作品”,对我未来当文学家寄予厚望。可惜,时代让我走入了另外的大门。
说来也怪,那个文化浩劫的年代却培植出不少支撑起当代文化的顶梁柱,让我们不点名地数数看,当今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多少是成长在那个年代?这个现象让我想起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对人们精神禁锢的时间久了,人人戴着面具,大摇大摆地活给别人,也悄无声息地活给自己,严密编织出一个奇怪的构造,一方面是内心挣扎,另一方面是虚无缥缈,一方面是压制,另一方面是苏醒。我们知道,不是大自然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大自然,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还有一个同样无垠浩渺的宇宙,即人的心灵宇宙。也许,在黑暗土壤里播种的只能是更为强烈的光明向往!
把话转回来,还是说说男孩子跳舞的事吧……
谁也不想让那个文化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再发生了,然而,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跳舞是多么自然多么快乐多么荣耀的事啊!而且跳舞的男孩儿总是那么阳光,数量也远远多于女孩儿,因为男孩儿勇敢,爱出风头,女孩儿羞涩,唱歌还行,跳舞就不如男孩儿帅气,所以主角往往是男的,女的往往是色彩色彩而已了……
如今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男儿有志于别的更实际的东西了,也好,“物”以稀为贵嘛!
想得太多,也扯远了,最后附上正文,请审阅……
序:舞蹈是人的天性
在古希腊,“雅典的青年人到十六岁为止的全部教育就是舞蹈”(1)。
跳舞启智是不争的事实,身体在舞动中,血液愈是加快,情绪就愈是激动;如果舞动愈是舒缓,心情就愈是超脱,身心会像浮起来或飘起来一般,这些都有利于精神的集中和对事物的关注!
舞蹈健身是不争的事实。肌肉生长是一个不断刺激、补充、生长的过程。但健身还不等于健美,健美是全身的、有序的、科学的,目的是让人体更像“英雄”。但健美的人体也难免迟钝僵硬,肌体素质还够不上“天使”,天使的肌肉才会唱歌!
舞蹈美育是不争的事实,不仅能培植识别美丑的能力,还能直接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把健康的审美观早早播种在童真的心田是极其明智的,因为,审美的觉醒是根本的觉醒!
走进舞蹈的大门,女孩儿是挤进去的,男孩儿却要昂首阔步。让我们算算账,摘取各种比赛王冠的早已是龙飞凤舞平分秋色了!
爱美是人的天性,你是雕刻的“智者”,就把多余的砍掉;你是舞蹈的“英雄”,就把想要的夺回来!
此致
冬安!
张继钢
2017年11月7日
(1) 〔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第3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