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的窗口——致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陈平
文化中国的窗口
——致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陈平
陈平院长:
您好!
幸逢国家大剧院诞辰十周年,不知为何,我已经激动了一段时间了!想起十几年前在北京要建国家大剧院时我就激动过,北京,终于有个国际水准的大剧院了。国家大剧院,名副其实的——
文化中国的窗口!
艺术世界的平台!
想起往事感慨万端!记得在200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就在那个时候,您约我到大剧院西餐厅,问我《复兴之路》移师国家大剧院演出如何?我没有马上回答,因为被眼前的人给镇住了,心想,此人不凡!不可思议!他可是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大剧院是艺术殿堂,而《复兴之路》是政治性很强的大型综合文艺庆典晚会,在人民大会堂演职人员有三千人以上,在大剧院演出人员怎么着也要近千人,可能吗?合适吗?能行吗?然而,令我对眼前的国家大剧院院长震惊和敬佩的还不只是胆略,更是情怀!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爱艺术的真挚情怀!
至今想起,我们在那天的决定无论怎样看都是历史性的。咱们回望一下历史: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的演出都是十场左右,而《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十六场,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八十五场,开辟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演出百场的先河,这是一;八十五场演出是面向社会公开售票,场场爆满,创造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这是二;八十五场演出每场增售五十张站票,总是被抢购一空,说明广大观众对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喜爱以及大剧院有效的宣传力度,这是三;近千人的演出管理有序,在歌剧院“天上地下”非常复杂的演出环境中没有发生任何安全问题,可谓奇迹,这是四;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设施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和运用,检验了其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上功能最齐全的舞台,这是五。
综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演出百场,创造了新中国文艺史上的奇迹!我觉得,这个奇迹在以后要超越也是十分有难度的。
怎么在世界的范围看国家大剧院呢?我想,不仅要看谁老谁新,还要看谁好。十年了,有足够的理由证明中国国家大剧院最好,最重要的指标是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成果,快速实现了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转变。这一切没有家国情怀是办不到的。我们知道,看见的东西是被看不见的东西所主宰,探其究竟,首任大剧院院长理当头功!
我再三思忖,因为其地位是国家大剧院,那么首任院长必备的首要素质是什么?这也是我首先在您身上看见的超凡脱俗——家国情怀!
国家大剧院是个建筑,内容是什么?我所见过的大剧院大多是艺术“码头”,众多的世界级艺术家所向往的也无非是其地标性价值,然而,在您这位“船长”的领航和掌舵下,这艘艺术航母满载着瑰宝往返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航线上。十年来,大剧院生产出品了七十六部剧目,很幸运,其中我出任总导演的史诗京剧《赤壁》和国家大剧院版《洪湖赤卫队》也在其中。
《赤壁》是我在大剧院创作的第一部史诗京剧,是您充满信赖地交我执导,集合了当今最有实力的京剧艺术家,我们朝夕相处,大胆创新,终于有了迄今不仅演出场次最多,而且创立经典版、青年版和少儿版不同样式的史诗,并出访欧洲三国巡演,不仅深受80后、90后喜爱,也受到外国朋友的欢迎。
《洪湖赤卫队》向经典学习,又是一次挑战,您要求我一定完成,说实话,真是勉为其难,我宁可做几部新创,也不愿触碰经典。但您的坚持让我难以拒绝。于是,我们开始新的尝试,让这部老歌剧焕发出新生机,连续几年重排,换了几批演员,使之成为具有新的艺术气质的佳作。
您也曾对说唱剧《解放》赞不绝口,称之为“男人真男人,女人真女人,你是怎样赋予他们生命的?”
您也对我们部队审查工作怀揣敬意,说张导看到你汇报工作,一个敬礼,接下来半个小时,有条不紊、滴水不漏,实在让人佩服。其实,这都是部队创作长期以来的作风养成。
惺惺相惜的缘故,我也很佩服您以超前的思考、超人的胆识、有效的手段,把大剧院在很短的时间内,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平台。尤其对您提出的“图腾式”符号的表述,颇为赞赏。
我清楚地知道,有八百多家中外艺术院团、三十万中外艺术家来到这个艺术圣地,其中我导演的舞剧《千手观音》《一把酸枣》《花儿》,残疾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说唱剧《解放》,民族音画《八桂大歌》,3D舞蹈诗《侗》,大型音乐舞蹈《燃烧的舞步》等,都有幸跻身大剧院,并且其中有些剧目两次三次地接到大剧院的邀请。如果再算上不是我总导演但却上演我的作品的数量,那就更多了,没有统计,我非常有可能是在国家大剧院十年来演出剧目最多的导演。
十年间有近两千万观众在这里接受精神洗礼,大剧院先后成立了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拥有了大剧院自己的歌剧演员,成立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一个时代林林总总,国家大剧院可谓硕果累累,出作品出人才之多出人所料,令人仰望!
有道是:“审格局,决一世之荣枯;观气色,定行年之休咎。”国家大剧院格局之大,说起来也是气壮山河啊!说院长的格局就是国家大剧院的格局恐怕没有什么异议吧!
这也是我在您身上看见的超凡脱俗——宏大格局。
当代国际上著名艺术家谁来过大剧院不好计算了,谁还没有来过倒是能算出一二。
如今国内所有艺术院团和艺术家们为了能走入这个艺术殿堂而摩拳擦掌已是不争的事实。
国家大剧院已然是海内外艺术家们所向往的艺术圣地!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排头兵!您常说:国家大剧院是艺术家们支撑起来的。这话说得有气量!您是院长,却没把自己当主人;您是“掌门”,却没把自己当灵魂。在您心中的供台上永远是艺术家。所以,您被授予俄罗斯友谊勋章,赢得艺术家们的敬重是多么的顺理成章!
这座艺术殿堂经过十年的努力——厘清了艺术和娱乐的界限;提升了艺术水准的标高;架设了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讲述了中国故事的魅力。
记得我第一次去您办公室的时候充满了好奇,心想管理这么宏伟建筑的院长办公室一定是非常排场的,没料想却只有十几个平方。当初不解现在了然,您的天宇不在那里,您在有限的空间里怀揣着一个无限的圣神殿堂,这个圣神有如照亮国家大剧院的一盏灯,即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
这又是我在您身上看见的超凡脱俗——圣神殿堂。
2007—2017,十年建设了一座纪念碑,从此以后就是里程碑了。让我们共同深深地爱着它,建设它——中国的也是我们的国家大剧院!
给您写信就像回家,有很多话说也说不完啊!
全家人向您问好!
此致
敬礼!
张继钢
2017年12月22日

陈平,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国家大剧院党委书记、院长,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剧院管理研究”首席专家、特邀研究员;受聘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意大利都灵大学“亚非语言和文化”荣誉博士。2017年荣获“2016中华文化人物”。个人专著:《剧院运营管理——国家大剧院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