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德育”理念的提出与构建:

一、“活动德育”理念的提出与构建: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模式探讨”为核心的课题。“活动道德教育其实质在于认定活动——个体的自主活动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又是道德教育的手段”。学校应把活动或实践道德生活作为德育追求的目标,教育者应以活动作为学生道德发生、发展以及道德之个体意义实现的源泉来理解,并作为促进道德发展的手段加以运用。

在研究“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平中学对新时期学校德育进行了反思和探索,并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德育新理念。即以“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不断提高其需要的层次。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将正确道德认识见之于行动的人,道德行为可以通过各类活动来培养、检验、巩固和发展。活动是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和动力,是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基础”。在实施活动德育过程中,建平中学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以活动为载体,在开展各类学生喜爱的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学生思想情感在活动中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学校在开展活动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