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性学习课程,能激发学生热爱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
自主性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大特征。研究性学习课程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自己选择学习研究的方式途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学习方式的改革和新颖师生关系的确立,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的深刻的变化,真正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学习热情勃发,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有一位学生为了研究《大棚菜与田间菜对比》课题,在菜地里与菜农一谈就是两个小时,又去农业局采访有关人员,并一头扎入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没有老师督促,没有学校硬性规定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由学生对学习本身的浓厚兴趣,转化为强劲的内驱力,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克服困难意识和行为。而这种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对一个学生的整个中学阶段乃至今后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涉及到各方面的知识,学生会在学习中感觉到知识储备的不足,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