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确立对社会和自然的使命感、责任感。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确立对社会和自然的使命感、责任感。

研究性学习课程使学生的目光由课本转向世界;由狭小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社会,学生的眼界和胸襟大大开阔,使他们从只关心个人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去关注社会热点,关心自然生态环境。在某校学生选择的89个研究课题中,关于环境污染与治理的课题就达22个,内容包括如“家乡的水源污染及治理”“无锡内河的水质污染问题”“太湖蓝藻的治理”“一次性饭盒污染研究”“废旧电池的污染与回收利用”等等。这些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亲眼目睹,有深切体会的问题,因而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关注。他们在研究“家乡水源污染及治理”课题时,走访了无锡自来水公司、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了解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亲眼目睹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从而真切地感受到环境保护迫切性。学生自发地开展保护环境的活动,如在校园内开展了“废旧电池回收”“拒绝使用一次性饭盒”“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等活动。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善待环境的生活方式,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同学们的研究课题中,涉及到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加入WTO对我国乡镇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台湾问题的由来和走势”“目前非公有制单位的劳动分配形式调查”“无锡音像制品盗版现象研究”等等,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广阔的领域,真正让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随着知识的增长,认识的发展,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