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的散曲创作

关汉卿的散曲创作

关汉卿还是一个著名的散曲作家,他现存套数十三套,小令五十七首。其内容或抒写男女恋情,或表达离愁别恨,或描摹自然景物,或是对自己思想性格的自我表白。其中前两类作品又占了绝大多数。对他的散曲创作,贯云石在《阳春白雪序》中曾以“造语妖娇,却如少女临杯”来加以评价。的确,他的一些男女之情的作品写得很生动传神,语言也是非常美的。例如《南吕·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写女子送别情人以后的感情。“一点相思几时绝?”从此以后,定然是无尽的怀念,不绝的相思。这位女子站在楼台,手扶栏杆,看着自己的情人渐渐远去,终于看不见了。于是,她用衣袖拂开随风飘舞、恰如飞雪一样的杨花,想再看一看她的情人,然而无情的溪水和高山已经遮挡了她的视线。末了一句“人去也”,写出了她的无奈和惆怅,也写出了这位多情女子的绵绵情意和依依难舍的心情。用语既精炼准确,又含蓄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再如《仙吕·一半儿·题情》: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妙,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掩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得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这组曲子曾被郑振铎击节称赞,认为是“俊语连篇,艳情飞荡”。组曲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与情人相聚时的欢欣,相别时的苦痛,感情真挚,情绪热烈,形象鲜明,十分动人。又如他的《双调·大德歌》,写一个痴情女子一年四季对远方丈夫的思念: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春》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夏》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秋》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

——《冬》

第一首写春天里虽然有子规催归,但却是“春归人未归”,面对翻飞的柳絮,衔泥的双燕,一时引起无限的思念和惆怅。第二首写夏日里多情的少妇看着户外增荫的杨柳,不禁对远在天涯的丈夫产生一丝埋怨之情,你难道就不想我吗?“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她为相思所折磨而困倦在南窗下,频频地对着夏日的清风思念着自己的亲人。第三首写秋季里面对潇潇的秋风秋雨,她的思念之情更为强烈了,由埋怨而到懊恼,由困倦而到难眠,“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用秋天特有的凄零景象烘托出主人公的孤寂情怀和愁思恨缕。第四首写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年轻的少妇强烈地盼望着自己的丈夫能够从风雪中归来。她面对霏霏的大雪,望着同自己一样瘦削的江梅,不由得发出自己的心上人在哪里,哪里是“清江江上村”的疑问。整套组曲情景交融,声情并茂,读来真切感人,是曲中言情的精品,反映出关汉卿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关汉卿的写景之作也很出色,著名的《南吕·一枝花·杭州景》以优美的笔触写如画的杭州,达到了景景迷人、画画生辉的效果,且写景与议论相结合,写自然之景与发兴亡之感相结合,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他的《双调大德歌》中有一首是写雪景的曲子:

雪纷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

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槎。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雪中江村图,近景远景参差错落,笔力洗练,风格疏淡,很是耐读。

关汉卿还有一些自我言志的作品,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表现了作者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勇气和决不妥协、决不退让的反抗精神。的确,关汉卿以戏剧为武器,与当时社会的黑暗势力、反动势力进行了勇敢的斗争,他是一个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伟大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