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基本演奏技术的教学
(一)手腕的运用技巧
力度对于钢琴演奏来说非常重要,除了手掌,身体其他部分也要适当的发力。当弹奏较大力度的音时,将力量按照肩部、手臂、手腕、手掌的顺序迅速传到指尖,力量是从全身通过手臂传递给手腕的,手臂是连接手腕和全身的桥梁,手腕要保持灵活性和柔韧性,以保证将力量全部发出。演奏者弹奏钢琴时,手腕包括横向、纵向和旋转三个活动方向。
1.横向
教师会跟初学者强调保持手型对钢琴弹奏的重要性,但是在演奏时,手型只能保持基本的框架结构,要根据演奏的情况,主要通过手腕调整手的姿势和位置。只有手腕保持良好的灵活性,手掌才能迅速灵活地左右移动,手指也能够准确并且迅速地找到相应的琴键。手指和手臂要处在一条直线上或者接近一条直线,同时手腕保持放松的状态,这样力量才能够顺利地传递。因此,在学生演奏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手的位置是不是正确,通过听弹奏效果判断手腕是不是保持放松的状态。
钢琴有88个琴键,而每个人的手指跨度都是有限的,音程跨度较大时,手腕需配合手指的运动,快速在手指间传递力量而进行横面移动,以帮助手指进行延伸,使音符间的音效产生连贯紧密之感。
2.纵向
弹奏非连音时,手腕是纵向运动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判断其手腕纵向运动正确的标准有:手腕纵向运动要顺畅和圆滑,音响效果要有很好的衔接性。教师要严格地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手型将手放在键盘上,通过手腕带动手,放松并自然下落,下落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手型,保持良好的力度将声音弹到底部。
音乐在起段和分段部分,手掌要顺畅自然的下落,这个动作看着很简单,但是要想做好需要加强训练。演奏者根据弹奏时的音乐情绪决定手腕抬起幅度的大小以及按键力度的大小。
双音跳音包括八度、六度和三度,它们具有轻巧的特点,手腕和手配合完成调音的操作,主要通过手腕发力。哈农手指练习就有相应的要求,要注意八度、六度和三度的节奏感。
3.旋转式动作
手腕的生理功能之一是旋转功能,所以手腕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和灵活性。灵活的手腕能够弹出动听的钢琴曲,手腕的旋转动作主要用于连奏,莫扎特的《幻想曲》最具代表性。
以上主要讲了手腕横向、纵向和旋转三个活动方向和练习方法,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分开也可以结合练习,但是在现场演奏时,这三个方向都是密不可分的。
(二)歌唱性旋律的弹奏
当演奏者弹奏钢琴曲目时,音乐的旋律能够表达出音乐感觉。钢琴属于弦槌发声乐器,因此,很难弹出歌唱性的旋律。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学生能够完整地弹出一首钢琴曲,但是缺乏美感,让人感觉仅仅是“乒乓”的响声。这能够反映出学生的音乐感觉不强,钢琴技术方面表现为弹奏时缺乏弹奏歌唱性旋律。
在学生弹奏完整乐句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手指、手腕和手臂是如何配合的,提示学生要借助手臂来控制全身的力量,利用手腕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实现手掌在钢琴键盘上的舞动。手指触碰琴键,根据旋律的高低起伏,手腕将力量传向手指,在手指间力量得到合理的分配,手臂不能大幅度的摆动,上到手臂,下到手指,要保持一定的紧张程度,手指轻轻地触碰琴键,好比在安静的环境下走路,不敢发出声音,用脚尖走路,小心翼翼地踩下去。
(三)八度、和弦的弹奏
八度和和弦在钢琴作品中比较常见,这两种都是难度较大的演奏技巧,要求初学者的手臂和手腕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高强度的连续和弦和八度的弹奏。搭好手架子是弹好和弦和八度的前提和基础。手架子是指利用2、3、4指和1、5指的手掌关节形成比较稳定的拱形。在l、5指按键时,2、3、4指不管弹琴与否都要维持积极的状态,通过1、5指有力支撑能够增加手腕的力量。
双音八度可用1指和4指或1指和5指,有时也可以用1指和3指。1指的第二关节要形成弧形,不能凹进去;5指掌关节不要塌陷,如果手指塌下来,整个手指就会触碰琴键了,在练习八度时,这些细节都要注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进行教学。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学生或者先天性手掌小的学生,教师可先教他们双音六度,双音六度对他们的手掌大小要求不高,适合手掌较小的学生练习,学生可以养成较好的演奏习惯。开始练习时,1指和5指保持力量均衡,但是在演奏过程中,双手5指负责弹奏两个外声部,因此,5指要更突出、更有力。最初练习时,学生可以采取分解练习的方法:身体放松,手型保持弹八度的手型,1指和5指分开练习,黑符头的音符不发声。
和弦弹奏包括七和弦、三和弦还有加八度音的和弦,钢琴演奏时,一般为多个音共同发声,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多个音音量大小的一致性和发声的一致性,大指与小指力度要保持一致,否则大指用力过猛发出的声音较大,小指用力较小发出的声音小,听众只能听到大指对应琴键发出的声音。和弦练习时也可采取分解的方法,尤其是音符多和跨度大的和弦,可以先练两个外声部,熟练之后,可以把不同的声部组合练习,这样可以使每个手指得到充分的练习。
(四)震音大跳及装饰音
1.震音
意大利语tremolo译为震音,本意是抖动或者震动的意思,专门用于弦乐器。钢琴弹奏的震音有两种表现形式,包括双音震动和单音震动。单音震动是指不相邻的两个音急速交替重复出现。
2.大跳
大跳泛指超过八度的长距离跳跃的音。大跳包括和弦跳跃、单音或双音跳跃、八阶跳跃;综合跳跃和单音和弦;单手或者双手跳跃;同向或者反向的跳跃。在规定的节奏或者较快的速度弹奏八度以上的长距离跳跃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学生在练习时要培养手臂横向运动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大跳的技术难点与其他技术相似,在练习时,可以分开练习,速度要适当地降下来。开始弹的时候就要做好准备,以肩部作为身体的轴心,手臂要保持放松的状态,指尖要适度紧张,弹较远的琴键时,要迅速弹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回位,通过重复的练习,让肌肉形成远距离的空间记忆。两点间距离最短,如果是抛物线距离会增加,两个音距离较远且音位也不同,比如单音到和弦或者单音到双音,手在移动时就要准备好弹奏和弦或者双音。如果音位相同,同是和弦或者同是双音,在移动是手位要保持好。
3.装饰音
钢琴演奏过程中起到装饰作用的音被称之为装饰音,装饰音不影响旋律,主要作用为表达一种音乐色彩。在巴洛克时期,装饰音较为流行,与巴洛克建筑的风格相似。装饰音包括波音、倚音、颤音和回音等类型。
(1)波音。波音属于辅助音式,可分为上、下两种波音,还可称为顺、逆波音,写在音符的上方。
(2)倚音。倚音可分为短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复倚音和单倚音等。短倚音的弹奏速度较快,时值较短;长倚音或是小于等于四分音符的小音符,或是用符尾上不用斜线的十六音符或者八音符表示,相当于一半的主要音符时值;单倚音是指一个小音符表示的倚音;复倚音是指两个及以上的音符表示的倚音。
(3)颤音。颤音是较为常见的装饰音,颤音具有颤动样的音响效果,是本音和上方二度快音交替进行而形成的一种音,符号写在音符的上方,tr.表示颤音。颤音的演奏方法有从本音开始弹奏或者从本音的上方二度音开始弹奏。巴洛克时期从本音的上方二度音开始的颤音较为流行;浪漫主义时期则流行从本音开始的颤音。
(4)回音。回音包括主音和上、下辅助音。根据演奏时的需求,回音能够弹奏出4个或者5个音,一般在谱音的上边,回音由顶部到底部,再由底部回到顶部。在演奏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调号的变化。倘若回音符号上方或者下方出现一个临时的反向的、上扬的或者下降的符号,那么辅助音也要随之变化。
颤音指法有几种组合,如相邻手指:1、2指;2、3指;3、4指;4、5指;相隔手指:1、3指;2、4指;3、5指;交替手指:2、3、1、3指,3、4、2、4指等。为了适应音乐演奏的各种需要,必须训练所有可能的手指。当乐谱中没有特殊要求或特定的手指时,颤音最好分开演奏,而分开指法更适合2或4个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