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情感共鸣法

四、美育的情感共鸣法

情感共鸣法指教师在美育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课堂之中,从而让学生们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是一种通过教师的能力来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觉悟能力,让学生们逐渐养成完善的人格的教育方法,这种方式非常注重受教育对象的情感激发,美育教育就是一个把客观对象逐渐内化为情感的过程,所以情感的熏陶和调动是十分重要的。

找到与学生情感共鸣的方式就需要坚持情理交融的原则。教育者在审美教育过程当中,需要通过激发人们的美好情操和积极进取的情感来达到审美教育目标。这种情感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庸俗的。注重学生们的精神进步,启发他们的理性思考,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因为大学生在参加审美活动时,具有一定的情感性,所以在培育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情感的教育。比如说教学手段、过程、氛围、语言,这四个方面都可以注重情感因素的设置,通过设立一个愉悦的教育环境,让学生们在温馨愉快的气氛当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学习和提升;在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们独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有意识地让学生们去感受美和接受美;教学语言上,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们感受到情感,通过语言的艺术,让学生们接受美的知识,提升美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置辩论、竞赛、参观等活动,让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以此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