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惠史学文集》简介
《林树惠史学文集》这本书是由林树惠 著创作的,《林树惠史学文集》共有152章节
1
序言
林树惠先生仙逝五周年之际,先生的哲嗣延清将其论文结集出版,以资纪念。先生出生于山东莱州,是一好学深思之士。194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继又在该校研究所攻读两...
2
目录
目 录 序言 论文 明之北边备御 一、镇戍将领 二、边兵设置及其额数 三、军 器 评《张江陵年谱》 康乾时期英船在中国沿海的活动 一、明末清初英人威忒初犯广州 ...
3
论文
...
4
明之北边备御
本文凡分五部:一设险,二兵备,三北边边政之设施,四明对北边之策略,五明代北边边患。兹先发表其一。...
5
一、镇戍将领
明代北边边镇镇戍之将领有四,曰总兵,曰总督,曰巡抚,曰中官。四者操边镇军政之大权,总兵操一镇之兵马大权,最初权柄颇大,迨督抚设后,不免受督抚之制裁,故《野获编》...
6
二、边兵设置及其额数
甲 边兵设置沿革 明自太祖驱逐胡元,北定中原以后,即度天下要害之地,遍置卫所,分执防御之事,“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其取兵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从征者,...
7
三、军 器
有明一代,防御北边,除对边将之设置及军马粮草加以严密之注意,此外则对军器之制作,更有详密之研究,故在北边所用之武器,极为优良,每能杀敌致果,其所以致败者,亦非军...
8
评《张江陵年谱》[1]
张居正为明代隆庆万历间名臣,其一生事业思想,影响当世朝政者,至深且钜。故明代史籍及其他私人著述,有关江陵之生平治绩者,不胜枚举。唯年谱之作,据予所知,实始是书。...
9
康乾时期英船在中国沿海的活动
从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到清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英国的商船在中国沿海的活动,越来越活跃。英国同中国接触的开始,在葡萄牙、西班...
10
一、明末清初英人威忒初犯广州
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1596)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曾致书明朝皇帝,期望通商修好,不幸使者中途沉船,目的未达。万历四十年(1612)英王詹姆斯一世也曾给明朝皇帝写过信...
11
二、英船在台湾及厦门的活动
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明朝政府委派南居益继任福建巡抚,为了荷兰骚扰福建沿海的问题,曾派人去巴达维亚与荷谈判。这时英人在该处也驻有代表,在同年2月24日他写...
12
三、英船在定海、宁波方面的活动
康熙二十四年(1685),海禁大开之后,设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关。互市口岸虽然加多,但仍以广州为洋船集中之地。外船所要获得的是中国出产的丝、茶,而丝、茶主要...
13
四、洪任辉的北上
自从乾隆元年(1736)以后,英船很少再来宁波。到了乾隆十八年(1753),东印度公司经理鉴于广州方面对外商的限制很严格,规礼又很重,为了寻求更好的出路,于是又...
14
五、喀塞卡特的来华
乾隆五十二年(1787)英王乔治三世为了解决中英两国贸易所产生的困难,派遣喀塞卡特(Charles Cathcart)为大使前来中国。他虽是英王的代表,但经费则...
15
论清乾隆朝大学士阿桂
阿桂是清朝历史上颇著声名的人物,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战将,他自乾隆元年(1736)步入仕途的62年生涯间,先后数次统领大军出征,为巩固和发展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立下...
16
一、战功显赫的一代名将
阿桂,章佳氏,字广庭,号云岩,生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八月初三日,本为满洲正蓝旗,后以功抬入正白旗。他的父亲阿克敦是乾隆朝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深受清高宗...
17
(一)战西北初显身手
虽然年轻的阿桂屡屡升迁,但这主要是凭借其显贵的出身,他建功立业的真正开端是自乾隆二十年起,投身于征战西北的事业之中。这一年雄才大略的清高宗利用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
18
(二)屯田伊犁第一功
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叛乱之后,派遣部队在伊犁等处长期驻守,肃清残余的叛乱分子,挫败沙皇俄国染指西北边疆,以巩固统一成果,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实现这一点...
19
(三)征缅甸适时退师谋略高
清朝初期,中国和缅甸之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建立起正式关系,但两国地域毗邻,民间交往频繁。乾隆十八年(1753),通过云南茂隆厂主吴尚贤的斡旋,清政府允许缅甸使臣...
20
(四)平金川智取力攻获全胜
正当阿桂因处理缅甸事务而屡遭贬斥时,清朝又开始对四川金川土司用兵,这就给阿桂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建立空前功勋的大好机会。乾隆十四年(1749)清朝初次平定大小金...
21
(五)镇压民众反抗斗争
在阿桂的军事生涯中也有一些不光彩的记录,这就是数次统军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乾隆二十九年(1764),新疆乌什地区的维吾尔人民为反抗清朝官吏和当地伯克们的暴虐...
22
(六)卓越的军事才能
阿桂在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之所以能屡克强敌,成为乾隆时期声名远震的将领,就在于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多谋善断,“闻其于军务倥偬间,惟于幕中独坐饮酒吸烟,秉烛竟夜...
23
二、深谋远虑的治国名臣
阿桂不仅是统帅大军南征北讨的战将,而且在治理国家中也颇多建树。自乾隆四十五年(1780)到嘉庆二年(1797)的18年内,他一直出任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辅佐高宗...
24
(一)承办河工
从乾隆四十二年——乾隆五十四年这十多年时间里,阿桂在京城处理政务的时间不多,他经常以朝廷重臣的身份,被高宗派往地方,处理紧急和棘手的事务。在这之中,首要一项是屡...
25
(二)查办官吏不法案件
在治水的同时,阿桂还不时被派往各地,查办官员违法乱纪事件。轰动一时的甘肃冒赈案就是由阿桂揭露并查办的。这一年和珅和阿桂先后抵达甘肃统军镇压撒拉族起义。当他们二人...
26
(三)管理财政有远见
阿桂不仅在承办河工和查办案件中有所建树,而且在管理朝廷财政收入方面也颇具眼光。乾隆四十六年(1781),高宗以户部库存银已达七千余万两,国家财力充足为由,欲将从...
27
三、洁身自好的晚年
乾隆五十四年(1789)阿桂视察荆州堤工返京后,直到嘉庆二年(1797)他病逝为止的9年时间内,他一直在北京处理政务,再也没有外出经办事务。而此时的清廷已发生很...
28
试论林则徐和邓廷桢的关系
林则徐和邓廷桢是鸦片战争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们同心协力,密切配合,为查禁鸦片,反抗英国侵略作出很大的贡献。然而在最初阶段,邓廷桢的立场是不坚定的,他是一个弛禁派;...
29
一
清道光十六年(1836)四月,太常寺少卿许乃济采取其旧友何太青和吴兰修等人的意见,向朝廷上了《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亟请变通办理》的奏稿,要求对鸦片实行弛禁,...
30
二
道光帝的命令虽然使林则徐和邓廷桢走到一起来了,但如何处理好两人间的关系,是关系到禁烟成败的大事。因为林则徐要使禁烟迅速打开局面,就必须争取和团结以邓廷桢为首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