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前后英帝在华人员的操纵干涉

戊戌变法前后英帝在华人员的操纵干涉

19世纪末叶的清政局呈现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局面,在内政上、在外交上都充满了极其尖锐的矛盾,由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国内政治经济的腐化破产,使得清政府的命运早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帝国主义者在这样的情形下兴起了瓜分中国的高潮,因而发生了帝国主义者之间利害的冲突,在中国形成了列强间的严重矛盾,主要是英帝与沙俄间的矛盾。这是外交上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清政府内部由于外力的压迫,发生了以康、梁为首的维新运动,向守旧派刚毅徐桐等发出攻势,守旧派与维新派的冲突矛盾,更加深了那拉氏与光绪母子的冲突矛盾,我们可以说,1898年的清政局,外交上有英美与沙俄的矛盾,内政上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矛盾,但是就戊戌变法这个问题本身来说,维新派与守旧派的冲突是一个主要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处在次要的矛盾。当时的英帝由于在中国利益的关系,是站在支持维新派方面的,等到戊戌政变守旧派完全胜利以后,所造成的结果,对于英美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康梁失败的那一天,英帝在华人员用全力来支援光绪帝,来营救康有为,这些行为都是和沙俄矛盾发展的结果,对于中国的维新运动并没有一点的同情在内,完全站在操纵干涉的地位来侵略中国,现在分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