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天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它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已经不是一个旧的城市了。从政治上来说,三口通商大臣设立以后,海防洋务等方面都集中崇厚一个人的手里,天津教案发生后,李鸿章以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的身份取而代之,使天津不但代替了保定,而且成为华北政治的中心。其次,天津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军事基地,崇厚凭借英人的力量,替清廷训练新式军队,李鸿章来天津以后的时代里,更利用崇厚原来的基础,在天津设立新式军事学校,成为他后来很大的政治资本。袁世凯后来在小站练兵,北洋军阀的头子,大部分都出身在这里。因此从清末到北洋军阀的覆灭,天津又是他们的军事根据地,其首创者就是崇厚借英人训练新军这一举动了。第三,由于训练新军的需要而设立的天津机器局,它不但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天津逐渐成为华北重要的工业基地因素之一,它培养出许许多多的产业工人。最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天津的经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英法租界成立之后,外国商人凭借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在天津设立了很多的银行、洋行,进行经济侵略,当时的天津实际上成为两个组成部分,一方面是三岔河口西南的旧城,一方面是沿着今天的大沽路到海河西岸的英法租界,使天津成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城市,它确是一个近代中国的缩影,这种情况,只有在1949年解放天津以后,天津才以崭新的面貌,阔步前进,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原载《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注释】

[1]《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七十一,故宫博物院1930年影印本,第20页。

[2]《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十七,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刊本,第49页。

[3]《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七十八,故宫博物院1930年影印本,第25页。

[4]《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十,故宫博物院1930年影印本,第13页。

[5]《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四十七,第31页。

[6]《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四十四,第33页。

[7]《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四十五,第60页。

[8]转引自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上册,第349—350页。

[9]《同治朝东华续录》卷八十七,第10页。

[10]《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十七,第17页。

[11]转引自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上册,第352—353页。

[12](清)张焘撰:《津门杂记》卷下,光绪十年刊本,第24—25页。

[13](清)张焘撰:《津门杂记》卷下,第47页。

[14](清)张焘撰:《津门杂记》卷下,第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