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维新的进行

八、维新的进行

当我回去英国的期间,维新的愿望在中国传布得很快,流通很广的《中东战纪本末》一书的著者,林乐知(Y.J.Allen)被邀请去主持一个预备在上海设立的大学,但他辞谢了。可是他同意起草一个全国新教育制度的规则,预备了一个周详的手稿,主要的是根据英国统治印度政府所定的制度。

维新的运动像是一条溶化了的大冰河,或者是开了冻的黑龙江,把巨大障碍的冰块冲到了海洋。

康有为大弟子梁启超,现在上海开办一个报纸,叫做《时务报》,是维新党的机关报。从最初就是一个灿烂的胜利,震动了整个的帝国,武昌张之洞总督及其他官吏们力加支持。文章的格式是介乎仅为少数学者所懂的古文,及劳动者所能了解的俗语之间。是如此的雅洁,因而得到每个学者的赞美,可是又如此的明畅,使得每个地方的读者能够了解。就是在由于对基督教的粗鄙的诬谤,使帝国受了耻辱的湖南省,于1897年请了梁启超做长沙时务学堂的总教习。许多湖南人成为维新的热烈提倡者,他们也请了在上海帮我搞文字工作的秘书蔡尔康去给他们讲演。但是他不愿意去,并说所有的新思想,都是外国人的,而不是他的。

维新运动的有希望的现象,就是它承认过去痛恨外国人是不公正的,必须培植他们的友谊,中国的古代教育全不适合现代的需要,必须采取西洋学问。某些维新者甚至说孔教是太实质了,他们勇敢地鼓吹采取基督教为国教。另外的现象是报纸的突然增加,在3年之内,由19种增加到7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