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有为

一、康有为

在这时候(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一部分翰林,受了中国被日本战败的刺激,并觉悟到除了变法以外没有别的法子来救中国了,他们集合起来讨论要采取什么法子,才能使中国站起来。他们曾深刻地受了一位天才的广东学者进士康有为的影响。

朱熹对于中国经书的唯物的注释千余年来是被认为标准的。康有为表示不满意,他想出根据神的精神的性质,对于经书作了新的注释,这样对于中国学者们造成了相当的波动,其中好些人认为作者是中国的现代圣人,但是北京守旧的御史们劝政府下谕指责这新解释是邪说,并且把他的书的印版予以销毁。他于是起草上书,有万名书生签字,其中包括1300名举人,请求皇帝必须立刻采取变法的步骤。他们主张的路线是和广学会公布相同的。一部分年青的聪明人(受了康有为著作的影响),在与日本签订和约不久,在上海组成了一个青年维新会,杭州、南京、武昌、天津都有支部。他们把他们的规则拿来请我修改,并和我讨论如何才能够去帮助启迪他们的国家。他们其中的一位拜访了李鸿章,建议把我们的《万国公报》改成政府的机关报纸,按时出版1万份。

1895年10月17日我与康有为初次晤见,当他把名片送给我的时候,我正在北京伦敦会住宅里(L.M.S.Gompound)给我在巴黎的爱人写信呢。在客厅里,我看到这位著名学者穿着黄色丝制的袍子。他在明天离此回南之前带着一本自己的著作送给我。他告诉我,他相信我们出版物里所说的上帝的慈爱及国家间的友爱。并且他希望与我们合作来改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