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对固废基超轻泡沫混凝土比强度的影响

2.4.2 对固废基超轻泡沫混凝土比强度的影响

由于各组中UHBFC的干密度相差较大,如果直接比较抗压强度可能说服力较小。因此,本次试验采用比强度来反映不同组UHBFC的抗压强度。由表2.13和图2.8可知,由植物蛋白型发泡剂制备的UHBFC的比强度最大,其次是由动物蛋白型发泡剂制备的UHBFC,而由高分子复合型发泡剂制备的UHBFC的比强度最小。这可能是高分子复合型发泡剂所制备的泡沫其密度和含水量最低,将其加入胶凝材料浆体中时过于干的泡沫可能会吸收一部分水分,导致浆体变稠,胶凝材料水化所需有效用水量降低,降低了凝结速度和水化程度,最终制备的UHBFC的比强度较低。然而动物蛋白型发泡剂的泌水现象太严重,泡沫稳定性太差,当其加入胶凝材料浆体中时,混合浆料过薄难以容纳气泡。因此,在固化过程中也会有大量泡沫破裂,严重影响UHBFC的最终比强度。由图2.8可知,由植物蛋白型发泡剂制备的UHBFC的比强度最高,这说明这种发泡剂产生的泡沫与胶凝材料浆体有较好的相容性,泡沫稳定性适中,泡沫破裂的数量适中,导致混合搅拌后的浆体流动度适中,最后浇筑成型的UHBFC的强度也较高。

由图2.8可知,超UHBFC的比强度随着发泡剂稀释比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发泡机吸液阀角度α增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当发泡剂稀释比为1∶30,UHBFC的比强度最大,其原因与不同种类发泡剂对比强度影响机理相似。当发泡机吸液阀角度α为30°时,制备的UHBFC的比强度最大,这是因此条件下产生的泡沫密度过大,加入胶凝材料浆体中时并不会明显增大混合浆体的体积,使最终制得的UHBFC的干密度较大。由表2.13和表2.15也可知,当α为30°时制备的UHBFC的孔隙率最小,这也决定了其具有较大的承压能力,故比强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