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吸水率结果分析
对吸水率正交分析结果见表6.8。由表6.8各因素的极差大小可知,对NFC吸水率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是吸水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W/C,最后为wCNT。
表6.8 NFC的吸水率正交试验结果与极差分析
表7.8中的吸水率随W/C,,wCNT变化曲线如图7.4(a)、(b)、(c)所示。由图7.4(a)的数据可知,NFC吸水率随着W/C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对不同W/C,当采用质量吸水率时,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随W/C增大而增大,W/C为0.7的吸水率是82%,W/C为0.9的则增大到92%,增大12.2%。这主要是因当W/C增大后,虽然NFC密度降低,浆体体积减小,但NFC中的毛细孔体积增加很多,从而导致吸水率增大。W/C过大时,会造成连通孔的增加,也导致吸水率的增加。
图6.4(b)中,NFC的吸水率随着发泡剂的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发泡剂的量的增加,试块中气孔含量增大,体积密度减小,吸水率增大。
图6.4(c)中,NFC随着MCNT掺入量的增加,吸水率逐渐减小,而后有所增加,但因在试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仪器及操作上的误差使其吸水率减小。这主要是加入了MCNT后,MCNT独特的纳米作用以及其在水泥浆里的作用,使NFC中气孔的大小减小,增加了封闭的微细孔的数量,使NFC连通孔减少,封闭孔增多故其吸水率会减小,但随着MCNT量的增多,MCNT难以在水泥基中分散开来,导致更恶化的成核效果,使其孔壁结构遭到破坏,吸水率有所升高。
采用作为稳泡剂的CMC或作为分散剂的曲拉通本身的憎水效果不好,或与水泥基反应的作用造成本实验中的吸水率过大,限制了NFC作为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由时间的关系,对过大的吸水率没有在材料上进行改进,后期用硬脂酸钙作为稳泡剂可看出其吸水率大大减小。改进的试验方法包括添加减水剂来降低水灰比,以及采用憎水性更强的硬脂酸钙类稳泡剂。
图6.4 NFC吸水率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