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内容及评判指南
(一)考核内容
根据幼儿园保教工作基本规范,结合当前幼儿园保教工作现状与发展需要,通过赛项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赛项内容设置如下。
项目1 幼儿园教师综合技能测评(基本功)
运用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表达对素材、作品的理解,表现出较强的儿童意识,作品适宜幼儿欣赏与学习。
项目1-1:幼儿园保教活动课件制作
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保教活动辅助课件。项目提供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在内的素材包。
项目1-2:幼儿故事讲述
运用口语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考查语言表现力。项目提供幼儿故事。
项目1-3:幼儿歌曲弹唱与歌表演
运用弹唱技能与歌表演表达对作品理解,考查选手的音乐表现力。两个项目运用同一音乐素材,组合呈现。
项目1-4:命题画
借助铅笔、油画棒等工具,运用绘画技能表现命题内容,考查选手的美术教育表现力。项目提供主题内容和绘画工具(8开图画纸、2B铅笔、高级绘图橡皮擦、24色普通油画棒、黑色勾线笔等)。
项目2 幼儿园保教活动分析与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测评
项目2-1:幼儿保教活动分析
通过观看视频,对师幼互动中幼儿的心理发展,如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个性、社会性发展、学习心理等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教师的保教言行进行评价分析,提出建议。项目提供5分钟左右时长的师幼互动视频。
项目2-2: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测评
包括50道选择题和1道材料分析题。试题均从大赛试题库软件中抽取,其中选择题包含职业基本素养与保育教育两个类别,根据答题正确率和答题时间计算得分,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选手的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思维品质。
项目3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该项目以“规定主题”为设计范围,选手根据给定的素材与幼儿年龄段,进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主要考查选手的主题网络图设计、集体教学活动设计、说课等综合能力。
(二)竞赛方式
大赛设A、B、C三个选手,各院校的三位参赛选手在正式比赛前一天通过抽签确定A、B、C三个项目的参赛身份。其中A选手参加命题画、幼儿故事讲述、幼儿歌曲弹唱和歌表演的赛项;B选手参加幼儿园保教活动课件制作、幼儿园保教活动分析和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测评的赛项;C选手参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赛项。团体总分采用A、B、C选手得分之和的计分方式。
(三)竞赛命题
①本赛项由赛项专家组负责建立赛题库,并于开赛1个月前,发布在大赛网络信息平台上。
②本赛项于赛前1个月公开竞赛样题,竞赛样题在竞赛规程附件中。
③竞赛时使用的赛题,按照《**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试题管理办法》,在现场监督人员的监督下,由裁判长组织随机抽取,按照保密规定印刷、存放和领用。
(四)评分标准
项目1 幼儿园教师综合技能测评(基本功)(共35分)
项目1-1 幼儿园保教活动课件制作(共10分)
表1-4 项目1-1评分标准
续表
项目1-2 幼儿故事讲述(共5分)
表1-5 项目1-2评分标准
项目1-3 幼儿歌曲弹唱与歌表演(共15分)
表1-6 项目13评分标准
续表
项目1-4 命题画(共5分)
表1-7 项目14评分标准
项目2 幼儿园保教活动分析与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测评(共30分)
表1-8 项目2评分标准
续表
项目3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共35分)
表1-9 项目3评分标准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