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网络图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主题网络图
主题网络图是基于单元主题活动的一种内容呈现方式。单元主题活动,是目前幼儿园的一种重要课程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幼儿在一段时间以内围绕着某个话题展开的,以游戏和活动为基本形式的系列活动。每个主题活动包含:主题活动的背景,即主题活动的设计意图;主题活动的目标,即幼儿在一个阶段要达到的发展目标;主题活动的内容,包括区域活动、集体活动、生活活动、户外活动等。同时,主题活动还包含为完成主题内容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及过程性互动,如环境创设、家园共育等。单元主题活动强调各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不是把一堆的内容随意地堆积在一起。单元主题活动开展的时间不一,小的主题可能需一周的时间,大的主题可能需一月的时间,较大的主题可以再细分为若干的次主题。单元主题活动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预设型和生成型,教师既要在做计划时充分预设各种活动,又要随时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点,能够随时生成课程。
主题网络图是一种图解模型,因为形状像网络,故被称作网络图。主题网络图是单元主题活动的呈现方式,是把整个主题下的活动项目、内容等按照一定的关系网络的形式表现出来。主题网络图的呈现方式直观形象,可以一目了然地把主题下预设的活动清晰地表现出来,便于分析和把握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了解各活动之间的关系。
(二)主题网络图的设计
1.主题来源
比赛中主题直接给定,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主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幼儿生活中有趣的话题
生活性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点,围绕生活中的兴趣产生主题,是主题产生的最重要来源,也是最佳方式。这类题材范围广泛,幼儿的衣食住行都可以成为主题的来源。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倾听幼儿,及时捕捉到幼儿的兴趣点。如,下过雨后出现的彩虹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可以围绕着“彩虹”生成主题活动。
(2)社会生活中的焦点
幼儿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幼儿自然也会感受到。教师要注意选择这些话题的适应性以及适合的年龄阶段。如“奥运会”“航天飞船”这些话题都是适合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社会话题。
(3)节日
节日是产生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来源。如“母亲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都是很好的主题素材。一般来说,节日主题持续的时间都不会很长,具有时效性,一般一周的时间,或者作为大主题下的一个次主题来呈现。
(4)季节
季节的转换是产生主题的来源。同时,季节的转换也是容易引起幼儿兴趣的话题。如“春天来了”“有趣的夏天”“多彩的秋天”“冬天的故事”。
主题名称的命名,要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视角起名字,而且浅显易懂,好听好记。
2.确定主题目标
主题目标的确定直接决定着内容的选择、资源的整合等问题。虽然在比赛背景下绘制主题网络图不需要写出主题目标,但目标的制定需要在绘制主题网络图前做好设计,目标确定好了,才好确定主题内容。
比赛背景下,主题目标的确定,要先分析给定素材的内容,将各活动的目标大体确定,然后将活动目标放大,最后,抽取主题目标。具体设计可参看后面案例分析部分。
3.设计主题活动内容
主题活动的内容总体来说分为两类,一类是预设的活动,一类是生成的活动。在比赛这个特定的背景下,可以不考虑为生成的活动留白,全部按照预设的活动来进行内容的设计。
内容具体可以分为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环境创设、家园共育四大类。集体教学活动从五大领域的角度,尽可能地全面设计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内容;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一方面要紧扣次主题,另一方面可以结合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将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实现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的联动;环境创设和家园共育部分体现在主题计划的制定中,但一般不在主题网络图中呈现,此处不再赘述。
4.主题网络图的层次
主题网络图通常包含以下层次:
一是主题名称和主题目标。主题目标不需要体现在主题网络图中。
二是次主题的名称和目标。根据比赛给定的素材,从内容角度对素材进行分类,对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出次主题。主题和次主题的目标不需要体现在图中,但需要教师心中有数,具体的活动都将围绕目标来选择和设计。
三是列出主题衍生出来的集体教学活动。首先将素材中给出的内容设计成合理的集体教学活动,然后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办法,将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列出来,再结合具体的年龄阶段和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取舍。在设计活动时,不要生硬地拼凑活动,要考虑主题的整体性和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是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可以从两个部分入手,一是与集体教学活动相关的,二是单独的区域活动或游戏活动。
通常,幼儿园每天进行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一次区域活动,按照这样的活动内容设置,持续一个月的主题活动,通常可以分为3~4个次主题,每个次主题持续1~2周的时间,以此来规划和计算主题网络图中涉及到的活动的具体数量。
5.绘制主题网络图
主题网络图的绘制形式没有统一的格式,一般设置三级或四级分题,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树状主题网络图。从外形看貌似一棵大树,树干是主题名称,分出来的大树枝是次主题的名称。围绕着次主题,可以展开“头脑风暴”,把与次主题相关联的内容辐射呈现,如图2-1所示。该图仅仅是一个过程性主题网络,在该图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筛选及设计,形成最终的树状主题网络图的最终呈现。树状网络图有利于思路的拓展,但是在最终呈现时,不容易将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加以区分,因此,我们通常用树状网络图进行思路的梳理,最终呈现多用圆形主题网络图。
▲图2-1 树状主题网络图
二是圆形主题网络图。圆形主题网络图的呈现直观看起来就是大圆套小圆,最核心的圆是主题名称,再一层层往外分别是次主题、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如图2-2所示。另外,圆形主题网络图,也有按照五大领域来进行设计的呈现方式,如图2-3所示。
▲图2-2 圆形主题网络图
▲图2-3 五大领域圆形主题网络图
主题网络图还有线条辐射状的呈现方式,以及思维导图的呈现方式,这些都是不同的呈现形式,涵盖的内容基本如上所述。
(三)主题网络图设计的要求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