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作者的话
去年夏天的某一天,我的儿子彼得·莱辛到我的房间告诉我,他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对从小就沦为孤儿的兄妹俩,他们经历了各种险境和磨难,后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是欧洲最古老的故事。“你为什么不写一写这一类的故事呢?”他建议说。“真是够巧的,”我说,“我现在写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而且都快写完了。”
这样的事在家里时有发生,而在实验室里则可能不会那么经常出现。
《玛拉和丹恩历险记》是在一个古老的故事基础上重新编写的。这样的故事不仅欧洲有,世界上其他文化里也有类似的故事。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未来,地点是艾弗里克洲(取非洲的谐音)。
冰川纪覆盖了整个北半球。
对北半球将会被埋藏在数英里之厚的冰层下的说法,不止我一个人会感到不寒而栗,这并不是由想象中的冷风造成的,因为我们都坚信生存的可能,认为那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因此也就不愿意过多思考灾难以免减弱自己的信心;我们之所以不寒而栗是因为想到,几千年后,我们的后代也许会说:“在一万二千年的冰川间隔期中,曾经存在一段人类发展的历史,从原始蛮荒发展到高度文明。”——我们曾经极力保护的所有文明、语言、城市、技术和发明、农场、花园、森林、小鸟及野兽,将在漫长的历史中变成一句话或一段描述。不过,这个间隔可能是一万五千年,或者长一些或者短一些,因为专家们说:下一个冰川纪已经该到了,可能一年后开始,也可能还要过几千年。
《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这本书通过想象,试图描述冰川纪重来、生物向低纬度地区转移时所发生的一些事。我们过去的经历帮助我们设想未来的画面。在以往冰川纪最恶劣的时期,地中海干涸了。在暖和的间隔期里,冰向高纬度撤退,背井离乡的尼安德特人从南部返回,山谷中虽然还有些寒意,但重又焕发了生机。如果他们没有把旅居看做是无奈的流亡,他们又为什么总是在气候转暖的时候返回呢?
也许尼安德特人就是我们真正的祖先,他们向我们展示了我们自身令人惊奇的多样性及适应气候和环境的能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忍耐力。我喜欢想象他们在以自己丰富的冰川经验指导我们应对即将到来的皑皑冰山。
199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