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任务资讯
(一)电气配管的管材及特点
电气配管常用的管材有水煤气管(又称焊接钢管)、电线管、硬塑料管、半硬塑料管、塑料波纹管、软塑料管和软金属管(俗称蛇皮管)等。电线管和焊接钢管都是钢管的一种,其中电线管管壁较薄,管径以外径表示。
焊接钢管又称水煤气管,分为镀锌和不镀锌两种,管径以内径计算。
焊接钢管的特点是管壁较厚,适用于潮湿、易受机械外力、有轻微腐蚀性气体等场所的明敷设和暗敷设。
明配管:将管子敷设在墙壁、桁架、柱子等建筑结构的表面。
暗配管:将管子敷设于墙壁、地坪、楼板等内部。
(二)施工基本要求
(1)具有产品合格证。
(2)外观检查:钢导管无压扁、内壁光滑。非镀锌钢导管无严重锈蚀,按制造标准油漆出厂的油漆完整;镀锌钢导管镀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
(3)现场抽样检测导管的管径、壁厚及均匀度满足制造标准要求。
(4)除埋入混凝土中的非镀锌钢导管外壁不做防腐处理外,其他场所的非镀锌钢导管内外壁均做防腐处理,需经检查确认,才能配管。
(5)室外直埋导管的路径、沟槽深度、宽度及垫层处理经检查确认,才能埋设导管。
(6)现浇混凝土板内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敷设,且经检查确认,才能绑扎上层钢筋和浇捣混凝土。
(7)现浇混凝土墙体内的钢筋网片绑扎完成,门、窗等位置已放线,经检查确认,才能在墙体内配管。
(8)被隐蔽的接线盒和导管在隐蔽前检查合格,才能隐蔽。
(9)在梁、板、柱等部位明配管的导管套管、埋件、支架等检查合格,才能配管。
(10)吊顶上的灯位及电气器具位置应先放样,且与土建及各专业施工单位商定后,才能在吊顶内配管。
(11)钢管选用配件宜使用同一生产厂家制品或市面销售的标准件,专用附件应选用同一生产厂家产品。
(12)在潮湿场所内钢导管之间的连接以及钢管与接线盒等的连接处应作防水防腐密封处理。
(13)管路暗敷设时接线盒的备用“敲落孔”一律不应敲落,中间接线盒应加盖封闭。
(14)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装接线盒(箱),其位置应便于穿线。
1)水平敷设管路如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拉线盒),且接线盒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穿线。如不增设接线盒,也可以增大管径。
①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②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1个弯曲。
③管子长度每超过15m,有2个弯曲。
④管子长度每超过8m,有3个弯曲。
2)垂直敷设的管路如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
①导线截面面积为50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
②导线截面面积为70~95mm2,长度每超过20m。
③导线截面面积为120~240mm2,长度每超过18m。
(15)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
(三)质量验收规范主控项目要求
(1)金属导管应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镀锌钢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得熔焊连接。
2)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熔焊焊接保护联结导体。
3)镀锌钢导管、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连接处的两端宜采用专用接地卡固定保护联结导体。
4)机械连接的金属导管,管与管、管与盒(箱)体的连接配件应选用配套部件,其连接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当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41.1—2015)的相关要求时,连接处可不设置保护联结导体,但导管不应作为保护导体的接续导体。
5)金属导管与金属梯架、托盘连接时,镀锌材质的连接端宜用专用接地卡固定保护联结导体,非镀锌材质的连接处应熔焊焊接保护联结导体。
6)以专用接地卡固定的保护联结导体应为铜芯软导线,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mm2;以熔焊焊接的保护联结导体宜为圆钢,直径不应小于6mm,其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
检查数量:按每个检验批的导管连接头总数抽查10%,且各不得少于1处,并应能覆盖不同的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施工时观察检查并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2)钢导管不得采用对口熔焊连接;镀锌钢导管和壁厚小于或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采用套管熔焊连接(该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检查数量:按每个检验批的钢导管连接头总数抽查20%,并应能覆盖不同的连接方式,且各不得少于1处。
检查方法:施工时观察检查。
(3)当塑料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检查数量:按每个检验批的配管回路数量抽查20%,且各不得少于1个回路。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4)导管穿越密闭或防护密闭隔墙时,应设置预埋套管,预埋套管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套管两端伸出墙面的长度宜为30~50mm,导管穿越密闭穿墙套管的两侧应设置过线盒,并应做好封堵。
检查数量:按套管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1个。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四)质量验收规范一般项目要求
(1)导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明配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之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
2)埋设于混凝土内的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直埋于地下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10倍。
3)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表2-4的规定。
表2-4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检查数量:按每个检验批的导管弯头总数抽查10%,且各不得少于1个弯头,并应覆盖不同规格和不同敷设方式的导管。
检查方法:观察检察并用尺测量,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2)导管支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设计要求外,承力建筑钢结构构件上不得熔焊导管支架,且不得热加工开孔。
2)当导管采用金属吊架固定时,圆钢直径不得小于8mm,并应设置防晃支架,在距离盒(箱)、分支处或端部0.3~0.5m处应置固定支架。
3)金属支架应进行防腐,位于室外及潮湿场所的应按设计要求做处理。
4)导管支架应安装牢固、无明显扭曲。
检查数量:第1)款全数检查,第2)款~4)款按每个检验批的支吊架总数抽查10%,且各不得少于1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
(3)除设计要求外,对于暗配的导管,导管表面埋设深度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检查数量:按每个检验批的配管回路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1个回路。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
(4)进入配电(控制)柜、台、箱内的导管管口。当箱底无封板时,管口应高出柜、台、箱、盘基础面的50~80mm。
检查数量:按每个检验批的落地式柜、台、箱、盘总数抽查10%,且不得少于1台。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5)室外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埋地敷设的钢导管,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导管的壁厚应大于2mm。
2)导管的管口不应敞口垂直向上,导管管口应在盒、箱内或导管端部设置防水弯。
3)由箱式变电所或落地式配电箱引向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
4)导管的管口在穿入绝缘导线、电缆后应做密封处理。
检查数量:按每个检验批各种敷设形式的总数抽查20%,且各不得少于1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6)明配的电气导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
2)在距终端、弯头中点或柜、台、箱、盘等边缘150~500mm内应设有固定管卡,中间直线段固定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2-5的规定。
表2-5 管卡间的最大距离

3)明配管采用的接线或过渡盒(箱)应选用明装盒(箱)。
检查数量:按每个检验批的导管固定点或盒(箱)的总数各抽查20%,且各不得少于1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
(7)塑料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粘剂,接口应牢固密封。
2)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刚性塑料导管,在穿出地面或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3)当设计无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塑料导管应采用中型及以上的导管。
4)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和在支架上敷设的刚性塑料导管,应按设计要求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检查数量:第2)款、第4)款全数检查,其余按每个检验批的接头或导管数量各抽查10%,且各不得少于1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手感检查,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核查材料合格证明文件和材料进场验收记录。
(8)可弯曲金属导管及柔性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时,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宜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宜大于1.2m。
2)可弯曲金属导管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防液型可弯曲金属导管或柔性导管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防液覆盖层应完整无损。
3)当可弯曲金属导管有可能受重物压力或受到明显机械撞击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4)明配的金属、非金属柔性导管固定点间距应均匀且不大于1m,管卡与设备、器具、弯头中点、管端等边缘的距离应小于0.3m。
5)可弯曲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应做保护导体的接续导体。
检查数量:第1)款、第2)款、第5)款按每个检验批的导管连接点或导管总数抽查10%,且各不得少于1处。第3)款全数检查。第4)款按每个检验批的导管固定点总数抽查10%,且各不得少于1处并应能覆盖不同的导管和不同的固定部位。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用尺量检查,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9)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管穿越外墙时应设置防水套管,且应做好防水处理。
2)钢导管或刚性塑料导管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设置补偿装置。
3)除埋设于混凝土内的钢导管内壁应做防腐处理,外壁可不做防腐处理外,其余场所敷设的钢导管内、外壁均应做防腐处理。
4)导管与热水管、蒸气管平行敷设时,宜敷设在热水管、蒸气管的下面,当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相互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2-6的规定。
表2-6 导管或配线槽盒与热水管、蒸汽管之间的最小距离 mm

检查数量:第1)款、第2)款全数检查,第3)款、第4)款按每个检验批的导管总数抽查10%,且各不得少于1根(处),并应覆盖不同的敷设场所及不同规格的导管。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并查阅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管线穿过伸缩沉降缝处必须做伸缩沉降缝处理,伸缩沉降缝两侧各预埋一个接线盒,采用金属软管连接,具体做法如图2-1所示。
(五)配管工作
(1)暗配管的安装。安装工作内容为测位、画线、锯管、套丝、械弯、配管、接地、刷漆。配合土建施工做好预埋工作,埋入混凝土地面内的管子应尽量不深入土层中,配至用电设备的管子,出地管口高度(设计有规定者除外)不宜低于200mm。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管子,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2)明配管的安装。主要工作内容是测位、画线、打眼、埋螺栓、锯管、套丝、械弯、配管、接地、刷漆。
电气配管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2所示。

图2-1 导管过楼板变形缝
1—钢管;2—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3—接线盒;4—锁母;5—护圈帽;6—接线箱连接器;7—绝缘护套;8—接地夹;9—接地线;10—伸缩沉降缝

图2-2 电气配管施工工艺流程
(六)施工工艺流程
配管工作一般从配电箱或开关盒等处开始,逐段配至用电设备处;也可以从用电设备处开始,逐段配至配电箱或开关盒等处。
1.管子选择
导管规格的选择应根据所穿导线的根数和截面决定。通常施工图纸上会标注出管子的规格,但在电气工程施工图纸中,可能有很多部位的导管规格没有明确标出,这时就要按照这一规则选择导管规格。一般规定管内导线的总截面不应超过管子内径截面面积的40%,导线不应超过8根。具体参见表2-7。
表2-7BV、BLV塑料绝缘导线穿管管径选择表

续表

2.管子加工
(1)管子切割。管子切割的常用工具有钢锯、切管机、砂轮机等,其中,砂轮机切割工艺较为先进、有效。需要注意的是,禁止使用气焊切割。通常情况下,DN25以下的钢管,用钢锯切断;DN32及以上的钢管,用砂轮机切断;管口处应平齐、无毛刺,管内无铁屑,长度适当。
(2)揻弯。管子械弯的方法有冷揻弯和热揻弯两种,DN25及以下的钢管揻弯采用冷械法,用手动弯管器揻弯;DN32~DN50的钢管械弯采用冷械法,用电动械弯机械弯;DN65及以上的钢管揻弯,需购买成品或采用热揻法人工加工。
(3)管子套丝。25以下的钢管可手动套丝,
32及以上的钢管用电动套丝机进行套丝,丝扣不乱、套丝长度为管箍长度的1/2加两扣。套丝机如图2-3所示。

图2-3 套丝机
(4)管子的防腐处理。采用非镀锌钢管进行明敷设或敷设于天棚或地下室时,为防止钢管生锈,在配管前应对钢管的内外壁均做防腐处理;而埋设于混凝土内时,其外壁可以不做防腐处理,但要进行除锈。
3.测定盒、箱位置并固定
(1)测定盒、箱位置。根据建筑电气施工图纸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挂线找平,线坠找正,标出盒、箱的位置。
(2)墙体上标注盒、箱。盒、箱要平整牢固,坐标位置应准确,盒、箱口要封堵完好;当盒、箱保护层小于3mm时,为防止墙体空裂,需加金属网后再抹灰。
(3)顶板上标注灯头盒。灯头盒坐标位置应准确,盒口要封堵完好,且应使用活底灯头盒。
4.管路连接敷设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工程图纸要求在适当位置敷设接线盒(箱),详见前述“(二)施工基本要求”。
(1)管子连接。
1)管与管的连接。焊接钢管采用套管丝扣(螺纹)连接方式,禁止采用电焊或气焊连接,套管长度不小于连接管径的2.2倍,被连接管的对口处应在套管的中心。
2)管与配电箱、盘、开关盒、灯头盒、插座盒等的连接。盒、箱开孔整齐,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钢管进入盒、箱后必须套丝锁母,进入箱盒长度为2~4扣。两根以上管子进入盒、箱时,进入盒、箱的长度要一致,间距要均匀,排列要整齐有序。非镀锌钢管与盒(箱)等连接时可采用焊接固定,焊后应补涂防腐漆。3)管子与电动机的连接。一般用蛇皮管连接,管口距地面的高度为200mm。
(2)配管要求。
1)现浇混凝土板内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敷设,且经检查确认,才能绑扎上层钢筋和浇捣混凝土。
2)现浇混凝土墙体内的钢筋网片绑扎完成,门、窗等位置已放线,经检查确认,才能在墙体内配管。
3)被隐蔽的接线盒和导管在隐蔽前检查合格,才能隐蔽。
4)在梁、板、柱等部位明配管的导管套管、埋件、支架等检查合格,才能配管。
5)吊顶上的灯位及电气器具位置先放样,且与土建及各专业施工单位商定,才能在吊顶内配管。
5.接地线连接
为了保证两段管子之间有良好的电气连接,用丝扣连接时套管的两端与被连接管要焊跨接地线,要求跨接地线两端双面施焊,焊接长度不小于所用跨接地线截面的6倍,焊口严密、牢固,焊接处清除药皮,刷防腐漆。
接地跨接线连接如图2-4所示。

图2-4 接地跨接线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