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务实施
任务1: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工作流程:
(1)熟悉图纸。
(2)填写材料要求。
(3)填写主要机具。
(4)填写作业条件。
(5)填写操作工艺。
(6)填写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措施。
(一)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
施工前要全面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计算施工图纸中的电气设备及主要材料,做好备料工作。认真研读图纸中提出的相关施工要求及技术规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技术文件,充分考虑与土建主体施工及其他管线设备施工的配合,科学、合理地确定施工方案。
通过识读图纸设计说明及系统图,可知本工程电力线路处桥架(线槽)穿镀锌钢管在现浇板或墙内暗敷设,所有导线穿镀锌钢管敷设,钢管规格为DN25~DN70。
因此,工具、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检验等技术交底内容要完全按照镀锌钢管暗敷设的要求进行。
2.常用工具与仪表
弯管器、压力案子、套丝扳、套丝机、砂轮机、管钳、铅笔、卷尺、手锤、錾子、钢锯、锯条、半圆锉、圆锉、扁锉、工具袋、电工常用工具等。
(二)材料选择
通过图纸识读,了解到工程所用材料为镀锌钢管,要求合格证、检验单等齐全。
(三)施工工艺流程
因该工程为镀锌钢管暗敷设,其工艺流程如图2-5所示。

图2-5 镀锌钢管暗敷设施工工艺流程
具体的施工要求按照任务资讯中的质量验收规范内容完成,技术交底记录填写见表2-8。
(四)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的标准按照任务资讯中的质量验收规范内容完成,技术交底记录填写见表2-8。
表2-8 技术交底记录

续表

续表

任务2:钢管敷设的隐蔽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填写方法是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凡是敷设在地下、墙内、混凝土内以及不能进入检修的天棚和地沟内的动力、照明管线、有线电视、电话管线、高低压电缆、接地装置,均需要做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电气配管记录的主要内容如下:
(1)进户电源采用何种形式、敷设方法及位置,埋设的深度、角度、轴线及其他做法。
(2)管路的具体位置、标高、规格、弯曲度、管口处理情况、埋入混凝土内管路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管的连接处处理、是否做跨接地线及使用功能等情况及设计变更或材料代换情况。
(3)各类暗装的电气管路与配电箱、盒的管口处理,各回路在箱内的排列顺序,管、盒的固定及质量情况。
(4)管路通过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时的补偿处理、安装状态等。
文字不易说明的可以画出简图表示。
本工程的具体做法见表2-9。
表2-9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任务3:钢管敷设的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验收主要是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在具体填写过程中主要是工程项目验收部位发生的《电气验收规范》中规定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是否合格,作出详尽、合理的摘要记录,具体见表2-10。
表2-10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