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务实施
任务1: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工作流程:
(1)熟悉图纸。
(2)填写材料要求。
(3)填写主要机具。
(4)填写作业条件。
(5)填写操作工艺。
(6)填写质量标准及质量控制措施。
(一)施工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
施工前要全面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计算施工图纸中的电气设备及主要材料,做好备料工作。认真研读图纸中提出的有关施工要求及技术规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技术文件,充分考虑与土建主体施工及其他管线设备施工的配合,科学合理地确定施工方案。
通过识读图纸设计说明及系统图,可知本建筑设三级防雷,在女儿墙及屋面设避雷带作为接闪器。避雷带在屋面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避雷带采用12镀锌圆钢,避雷带沿建筑物顶部周边女儿墙敷设,高出所在墙顶0.1m,避雷带支架采用
12镀锌圆钢,支架间距为1m,转弯处为0.5m。避雷带和支架的固定采用焊接。在屋面利用40mm×4mm镀锌扁钢暗敷设,并相互焊接组成网格。屋面凸起金属构筑物、管道、设备金属外壳等均与避雷带连接。屋面防雷装置引下线利用柱子内两根大于
16对角钢筋。引下线应与防雷装置和接地装置可靠连接,保证电气贯通。避雷带与支架、引下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各焊点应作防腐处理。
因此,工具、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检验等技术交底内容要完全按照防雷工程的要求进行。
2.常用工具与仪表
常用电工工具:钢锯、锯条、压力案子、卷尺、绞磨(或倒链)、电锤、电焊机、电焊工具等。
(二)材料选择
通过图纸识读,工程所用材料为12镀锌圆钢和40mm×4mm镀锌扁钢,要求合格证、检验单等齐全。
(三)施工工艺流程
因该工程为防雷工程施工,其工艺流程如图6-29所示。

图6-29 防雷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具体的施工要求按照任务资讯中的质量验收规范内容完成。
(四)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的标准按照任务资讯中的质量验收规范内容完成。技术交底记录填写见表6-7。
表6-7 技术交底记录

续表

续表

续表

任务2:接闪器安装的隐蔽记录。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填写方法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凡是敷设在地下、墙内、混凝土内,以及不能进入检修的天棚和地沟内的动力、照明管线、有线电视、电话管线、高低压电缆、接地装置,均需要做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接闪器安装记录的主要内容如下:
(1)建筑物顶部的接闪器是否与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体连成一个整体的电气通路,是否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
(2)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敷设方法,埋设深度,焊接固定及质量情况。
(3)接闪器材料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接闪器通过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时的补偿处理、安装的状态等。
文字不易说明的可以画出简图表示。
本工程的具体做法见表6-8。
表6-8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任务3:接闪器安装的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的质量验收主要是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在具体填写过程中主要是工程项目验收部位发生的《电气验收规范》中规定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是否合格,作出详尽合理的摘要记录。具体见表6-9。
表6-9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续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