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言
Introduction
有人说,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着装来判断他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审美观、价值观,不管这个说法是否准确,一个人的着装能给人留下最直观的第一印象。
着装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生活态度、社交方式的体现,不但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也间接传递了对他人和所处环境的尊重。在特定场合的不恰当的着装,不仅使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显得另类,还给人留下不尊重所在场合的印象。
一位在英国读研的女生,夏天要么是法式慵懒风的碎花茶歇裙,或是无敌性感风的紧身小上衣,或是甜美女孩风的蕾丝荷叶边、泡泡袖。最初总有英国同学问她晚上有什么活动吗?是要去约会吗?这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因为英国大学里的日常着装风格基本是T恤牛仔类的休闲主打,只有外出吃饭、节日聚会才会精心考虑相应的着装。她有些不以为然说,总以为国外的穿着打扮都像时尚博主们发的照片那样张扬吸睛,没想到大家穿得这么“家常”。
那一年的圣诞晚会又见到她,她却穿着一件厚实宽松的针织套头衫配牛仔裤,脚蹬一双切尔西靴。我问她漂亮蕾丝小黑裙去哪了,现在可是聚会季(party season),正是小黑裙的高光时刻。她低头看着自己一派日间保暖休闲风,再放眼晚会上满目的晚间元素:金属色、亮片裙、晚装鞋、闪耀炫目(bling bling)的配饰,自嘲说:“我总是与众不同啊!”
朋友一家夏天去英国旅游,早早定了伦敦一家知名酒店的下午茶,并收到酒店发来的确认邮件,以及酒店的位置、如何搭乘公共交通到达、如果开车、到哪里停车等细节,还提到着装规范(dress code),大概是不能穿着牛仔衣裤及运动服饰之类。喝茶那天他们特地回酒店换下上午观光的T恤短裤运动鞋,朋友和女儿穿上裙装,先生穿上衬衫、长裤和皮鞋。不料到了酒店的下午茶大厅,服务生问他们是不是没有收到酒店的邮件,因为dress code说明了jacket and tie,就是男士要穿西服上装打领带,不过服务生安慰他们说,不用担心,酒店准备了西服领带应对这样的情况,只需挑一条自己喜欢的领带,再选一件尺寸合适的西服上装就可以了。
在美国知名大公司做“码农”的一位男士给我讲过他的故事:平常穿着休闲,夏天T恤加牛仔裤,天凉了加个卫衣,冬天再套件羽绒服,简单省心。办公室一位关系好的同事找到更好的职位去了另一个城市,一天发来请柬邀请他和太太参加婚礼,请柬上有dress code的字样,可他并不十分清楚是什么意思。因为那段时间比较忙,没机会和同事仔细交流婚礼的事,只是让太太好好准备一份像样的礼物。可当他和太太开了几小时车,风尘仆仆一身休闲装扮出现在黑领结和礼服裙的人群中时,尴尬万分,大家合影留念时更是躲到一边。回去的路上遭受太太好一通的埋怨,怪他没有搞清楚着装的要求,以至处于难堪的境地。
读研女生说,自己是一个追逐时尚的人,对于每一季的服饰新品熟记于心,出门之前会考虑服饰的款式和色系搭配,自认为都是当季的风潮,却没有“根据场合来着装”的概念。下午茶朋友庆幸自己的先生至少还穿了衬衫、长裤和皮鞋,没想到喝个茶的着装还这么讲究。码农男士也吐槽,一贯认为在美国就是休闲装走遍天下,礼服类服装只在电视、电影中出现,和普通人毫无关系,根本不知道dress code是什么。
确实,很多人会觉得英国和欧洲着装太过传统老派,美国着装很随便,其实美国的金融、法律、政府部门的着装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曾经有报道讲述一位去议会采访的女记者,因为身着一件无袖连衣裙露出了肩部而被拒之门外,因为着装要求是职场正装。还有乘客着装过于露肤而被航空公司要求套上空乘的外套,不然就请打道回府。
很多时尚类文章常常在解答诸如此类的问题:你喜欢日系、韩风、还是欧美潮流?复古风还是雅痞风适合你?潮人衣服的色彩怎么搭配?90后怎样穿出活力和气质而不显沉闷?这些文章洋洋洒洒地介绍了服饰的款式、风格、色系搭配,可是往往却遗漏了最重要、最需要考虑的因素,那就是着装规范。
简单地说,着装规范就是“何时、何地、穿什么”(when、where、what to wear),姑且称之为“4W定律”,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场合来选择和调整相应的着装,以尊重所在的场合。不同类型的着装不仅风格上有差异,功能上也有区别,如职场正装线条简洁、剪裁修身,赋予着装者职业的干练和正式;随意宽松的休闲服饰更多是让着装者舒适放松、便于活动;晚装强调仪式感,讲究优雅隆重;运动服饰则需要根据运动的类型而定,远足、瑜伽、健身、骑马、滑雪都有独自的服装。
英美常用“dress for occasion(根据场合来着装)”“dress up(偏正式)”“dress down(偏休闲)”“overdressed(过于隆重)”“underdressed(过于随便)”等词汇来表达着装是否“得体”,不恰当的着装不仅显得不尊重所在的场合,有时还会给自己带来不便,甚至危险。读研女生的日常着装过于隆重,使得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而在节庆活动中的着装过于随便,显得对活动不重视;下午茶朋友由于不了解着装要求,虽然做了努力,仍然让人觉得有些漫不经心;码农男士在隆重的庆典中过于休闲的着装则给人留下失礼的印象;日间重要的公务会见中,男士衣装休闲、松垮,女士身穿露肤、亮片等含晚间元素的衣饰,也会被视为不尊重会见;职场女性在办公室穿着紧身的健身类服饰,或是追逐毛边、破洞、露脐类时尚,会让人觉得她所在的机构闲散、对员工没有要求;而一位去户外散步的女士穿着迷你小短裙、脚蹬“恨天高”,完全与所在场合不匹配,会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如果在高低不平的小路行走还有扭伤脚踝的危险。
那么在一个特定场合,什么样的着装才得体,不会出现“在正式的场合过于随便、而休闲场合又过于隆重”的问题呢?
这一章通过介绍着装的分类及每一类着装穿着的场合,让大家了解传统的着装规范。
根据不同场合的正式程度,着装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白领结(white tie)
晚间最正式的着装。
晨服(morning dress)
日间最正式着装。
黑领结(black tie)
晚间正式着装。
职场正装(business formal)
公务场合正式着装。
职场休闲(business casual)和时尚休闲(smart casual)
用于着装要求略微宽松的场合。
休闲着装(casual)
用于着装要求较为宽松的场合。
其实白领结、晨服、黑领结都是普通人极少用到的着装,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着装类型主要涉及职场着装和休闲着装,加上带仪式感的特定场合的着装。
这一章在简单介绍白领结、晨服、黑领结之后,将着重介绍职场着装、休闲着装,以及带仪式概念或晚间元素的特定场合的着装。考虑到以西服套装为基础的传统职场正装对于细节的要求较为严格,而且男士的西服套装不仅用于职场,还常用于其他重要的社交场合,如婚礼、晚宴、酒会等等,因此对相关的细节以及一些注意事项采用了较多的篇幅,以便读者能有全面的了解。由于职场休闲在当今越发宽松的着装规范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书中也做了详细介绍,而时尚休闲从特征来说与职场休闲有很多重叠,因此将二者一同介绍。最后,通过几个特定的场景来具体介绍一些着装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