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认识餐具

02 认识餐具

Tableware

碗盘杯碟 Crockery/Dinnerware

最常见的是主菜盘(大)、沙拉盘(中)、面包盘(小)、浅/汤碗、茶/咖啡杯碟。

·大盘-主菜盘/晚餐盘(dinner plate)

·中盘-沙拉盘(salad plate)/甜品盘(dessert plate)

·小盘-面包盘(bread plate)/配菜盘(side plate)/小吃盘(starter plate)

·浅碗-汤碗(soup bowl)/麦片碗(cereal bowl)

·杯碟-茶或咖啡杯碟(cup & saucer)

刀、叉、匙 Cutlery/Flatware

家常用得最多的是基本款的(也是用于主菜的)刀(knife)、叉(fork)、匙(spoon)、小茶匙(tea spoon)。

正式场合根据菜式的不同,有分别用于主菜、沙拉、甜品的刀叉匙,及其他用途的刀叉匙。用于主菜的尺寸最大,沙拉的次之,甜品的较小。

刀、叉

·大刀、叉-主菜刀(dinner knife)、主菜叉(dinner fork)

·中刀、叉-沙拉刀(salad knife)、沙拉叉(salad fork)

·中/小叉-甜品叉(dessert fork)

·小钝边奶油刀(butter knife)

·锋利的牛排刀(steak knife)

·较钝的鱼刀(fish knife)

·细长生蚝叉/海鲜叉(oyster/sea food fork)

·头较尖的大匙-主菜匙(dinner spoon)

·头较圆的大匙-汤匙(soup spoon)

·中匙-甜品匙(dessert spoon)

·小匙-茶匙(tea spoon)

·超小匙-咖啡匙(demitasse spoon)(也用来加盐或芥末)

餐刀的前世今生

中世纪的欧洲,生活方式野蛮粗犷,那时餐桌旁的人们还不知道叉为何物,刀才是用于进食的主要餐具。当时的习俗是吃饭自带刀具,忘了带刀的客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其他人围着食物用刀切来割去、大快朵颐,自己却饥肠辘辘无可奈何。

为了避免挨饿,人们发现将刀具随身携带是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随即有人给锋利的小匕首加了刀鞘系在腰带上,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用作餐具避免挨饿,还可以防身。

然而在一次皇家晚宴上,法国国王路易十二的首席顾问看到一位客人居然明目张胆毫无愧色地用自己匕首的刀尖来剔牙。这一粗俗而又危险的举动让首席顾问大为震惊,随即下令暂停制作锋利的尖刀,下一任国王路易十四干脆明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将所有的刀具都做成钝头的。

到了十七世纪,匕首状的双面尖刀过渡到了单面钝头的餐刀,叉的使用逐渐流行开来,自带刀具的习俗成为历史,然而一些古早的习惯仍然延续至今。

例如在当代餐桌礼仪中,因为“餐刀是刀,也属于武器”的观念,将刀刃对着别人是很不礼貌的,这也是为什么餐桌上刀的摆放总是刀刃向内或是向自己。进食的时候只能用叉和匙将食物送入口中,而不能用刀,因此不要用刀戳着食物直接吃,也不要舔刀,更不要挥舞刀叉,使之成为指手画脚的道具,让同桌看了心惊胆战、担心自己的安危。

当今西餐中面包的吃法不用刀叉,而是直接用手,据称这也是源于中世纪的习俗:当时人们用随身携带的刀具用餐时,小刀上可能还残留着捕猎动物的血迹,用它切割肉类没有问题,但是切割面包则会使血迹污染面包,太过难看,而用手掰开面包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