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言
Introduction
提及西式餐桌礼仪,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右手刀、左手叉”的口诀。的确,认识并学会使用种类繁多的刀叉杯盘是西式餐桌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餐桌礼仪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是餐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餐桌上礼貌得体的行为举止来表达对他人和所处环境的尊重。很多时候“用餐”不只是个人行为,而是带着社交的因素。不管是与亲朋好友还是与同事客户,得体的举止使你周围的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享受你的陪伴。不了解餐桌礼仪不仅可能给别人带来困扰和不适,甚至会因为失礼的行为影响到职场的发展。
实验室来过一位访问学者,是经历过上山下乡的50后,多年的艰苦经历让他养成了吃饭狼吞虎咽的习惯,大幅度的咀嚼让人担心他的下颌随时有脱臼的危险。健谈的他还常常边吃边讲他插队时的小故事,露出满口的食物,让同桌的人不忍直视,分分钟担心有不明内容飞到自己盘里。他还有个习惯就是不停地往嘴里塞食物,以至腮帮子总是鼓得变形,让人想起上下班高峰时的公交车,明明已经超载,下面的人还在拼命往上挤。
还有一位读博的男生圣诞节来家里吃饭,让大家对他的不拘小节印象深刻:吃东西吧唧嘴、伸长筷子在共用菜盘里恣意翻动、汁水滴滴答答洒落在桌布上、对着餐桌清嗓子咳嗽毫不遮掩、腿抖个不停像装了个小马达。饭后大家达成共识,那就是和他一起吃饭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所以餐桌上的表现一定要以不让同桌难受为准则:既然大家高高兴兴聚在一起分享美食,海阔天空,离开时最好带着一个好心情。更何况,餐桌上的失礼行为还会影响到职场的表现,甚至是失去自己心仪的职位。
在英美,工作面试有时会有一个和未来的上司或同事共进午餐或晚餐的环节,这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而是上司借机对一个人的整体表现的测试,包括社交礼仪、团队合作精神、甚至是在工作中的抗压能力。尤其是一些需要面对客户的职位,饭桌上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了公司的形象,任何公司都不愿意因为某个人失礼的举止而给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失去潜在的客户。
C先生申请了一个生物公司的高级职位,他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好几轮面试,感觉稳操胜券了,殊不知在与公司的一位副总裁共进午餐之后,公司却一反之前积极的态度,很久没有联系他,一个月后才告诉他没有得到这个职位。后来碰到这个公司的人事主管,是他MBA的校友,暗示他与副总裁的午餐有点问题,可能有点“过分的反应”,他当时还是没明白个中原因。很久之后一个偶然机会才弄清自己的问题所在:他与副总裁午餐时,服务生不小心打翻水杯弄湿了他的衣服,他很不高兴地斥责了服务生,让副总裁认为他刻薄粗鲁、不好相处,将来人员管理上会有问题,而且从侧面反映了他在工作中遇到压力时抗压能力较差。
其实中餐和西餐的一些基本餐桌礼仪是相似的,比如我们吃饭时要等长辈先动筷子以示尊重,西式餐桌礼仪也是要等女主人或尊贵的客人开始进食,其他人才能跟进;我们有“食不语寝不言”的说法,就是嘴里有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这也是西式餐桌礼仪所要求的;中西礼仪都强调不能低下头去够餐桌上碗盘中的食物,而是要端正坐姿,把食物送到嘴边,等等。
然而中西餐各自又有一些独特的地方,这主要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和习俗的差异造成的。
首先,中餐的吃法是“团队合作式”,也就是点几个菜大家一起分享,因此点菜时要考虑同桌其他人的口味和喜好,而西餐则是“单打独斗式”:各人点自己的、吃自己的,不用考虑自己点的菜其他人是否喜欢。
其次,中餐的大厨很细致,做菜时就切丝、切片、切丁、切块,上桌的饭菜可以不费功夫轻松入口,一双筷子万事搞定,西餐的厨师则很粗犷,大块东西做好端上来,吃的人需要再花功夫切割分离,这也是西餐需要使用各种刀叉的原因之一;我们教育小孩子要端起碗吃饭,而西餐却有“餐盘不离餐桌”的要求;我们很多人觉得带骨头的肉更好吃、整条的鱼上桌更完美,糖醋排骨、清蒸鱼是日常中餐的常见菜品,可西餐却要求“只进不出”,吐骨头和鱼刺是失礼的行为;中式传统中,给客人倒酒一定得倒满才能显示主人的好客,酒瓶中的最后一滴酒也得倒完,而西餐中倒红酒一般只到杯子的三分之一,而且不能把酒瓶完全倒空,因为瓶子里的最后一点酒里面会有沉淀;中式的习惯是主人和客人都很客气,客人可能没有完全吃饱的时候就不吃了,主人则会坚持让客人再吃一点,这样才能吃饱,可是西式礼仪中没有劝酒劝饭的习惯,如果客人腹中空空就说吃饱了,主人不会再劝他多吃,那就有饿肚子的危险。
东西方对“出去吃饭”的概念,也有细微的差异:中式的外出吃饭,主要以“饱口福”为主,去的餐馆一定是大厨手艺极佳,做的菜口味地道,而西式外出吃饭讲究“仪式感”,尤其是在英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如果晚上要出去吃饭,女士会花时间着装打扮,换上有晚间元素的漂亮服饰,男士也会把自己打理得干净整洁;我们喜欢热闹,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交流沟通、喝酒品茶是相聚的目的,在灯光明亮的环境中高声交谈、走来走去相互劝酒、孩子们高兴地四处嬉戏,一派欢腾的气氛,而西餐馆则相反,背景音乐轻柔、灯光幽暗,就餐者交谈声音很低、一旦入座很少当中离座。一位英国女同事曾调侃说,餐馆的幽暗灯光是为了让女士眼角的细纹不那么明显,让男士在看昂贵的酒单时紧张的面部表情也不那么容易分辨。
其实不仅是东西方的餐桌文化存在差异,西方不同国家的餐桌礼仪也有很多不同:最常见的是在欧洲总是刀叉并用,包括在餐馆吃一些快餐类的食物如披萨、汉堡,而美国的快餐类食物干脆就直接上手;英式餐桌礼仪要求叉齿朝下叉食物,哪怕是难以操作的米饭、豆类,也不能叉齿朝上舀来吃,而欧洲其他国家就没有这样苛刻的礼仪。
那么西式餐桌礼仪具体有哪些细节上的要求呢?
这一章根据西餐的正式程度分两个部分来介绍西式餐桌礼仪。第一部分介绍日常西餐中的常用餐具和使用规范,以及最基本的西餐礼仪;第二部分讲解正式晚宴的各种餐具的名称和用途、餐桌的布置,以及正式晚宴的一些特定礼仪。然后通过几个特定的场合来具体介绍与餐桌礼仪有关的一些注意事项。酒和咖啡是西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有关小知识也在这里一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