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日常西餐

03 日常西餐

Casual Dining

曾读过一段美女和“暖男”吃西餐的描述:“D小姐坐在酒店的意大利餐厅里,身旁是帅气的男友,熟练地用餐刀将面包切开,然后优雅地叉起来递给她,微笑着看她吃下去。”可是你知道吗,其实西餐中吃面包是用手把面包掰成小块直接入口,既不用刀,也不用叉。

那么日常西餐有哪些不同于中餐的规矩呢?具体来说,在西餐馆怎样点菜(主要与西餐的菜式有关)?西式餐具怎么用?又有哪些具体的礼仪礼节要注意呢?

基本规则

菜式(menu)

日常西餐常见的是三道菜的菜式,顺序是前菜/头盘(starter)、主菜(main course(英式英语)/entrée(美式英语))、甜品(dessert),外加酒水饮料和饭后的咖啡或茶。

前菜一般是沙拉、汤或其他冷食,主菜是肉类、海鲜、素食等热菜,甜品则是蛋糕、布丁、水果派、冰淇淋之类。

通常先决定主菜,再根据主菜来搭配其他。如果不确定点什么,最简单方便的就是点套餐。

酒(wine)

酒的选择由主菜而定,原则是红葡萄酒配红肉(猪、牛、羊)、白葡萄酒配白肉(鸡、鸭、鱼和海鲜),比如说主菜点了鱼,那么配白葡萄酒较好。

餐具的摆放(table setting)

简单的餐具摆放以餐盘为中心,右边放刀,左边摆叉(这是因为多数人习惯右手拿刀左手拿叉),汤匙放在刀的外侧,酒水饮料杯在右上侧,餐巾在叉的外侧或在餐盘上。

餐具摆放

餐巾(napkin)

入座之后打开餐巾,将其对折后横放在大腿上(而不是塞在领口里)。对折是为了在擦嘴的时候用里侧,这样留下的污迹隐藏在里侧,而不会显露在外侧不雅观。

进餐的过程中多用餐巾把嘴边食物碎屑擦掉:稍低下头,做轻轻按压的动作,而不是上下左右地抹。将餐巾放回腿上的时候,有污渍的一面仍然向内折。

餐巾只能用来擦嘴和手指,而不能用于擦餐具,不要用餐巾擦杯上的口红印,也不要把不吃的食物吐在餐巾上。

进餐中途如果需要离开座位,可以把餐巾放在餐椅上,回来后再继续使用。进餐结束起身前,把餐巾放在餐盘的左侧,表示结束进餐。

刀叉的使用(using cutlery)

欧式(Continental style),包括英式(British style):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叉住食物的左下角,把叉住的食物切下一小块送入口中。

美式(American style):也称为ut-and-switch,先左手叉、右手刀,把食物切下一两块,然后把刀斜放在盘子右上侧,叉从左手换到右手,再叉起食物送入口中。

欧式刀叉使用

美式刀叉使用

面包和黄油(bread and butter)

用手掰下一小块面包送入口中,掰的大小以能一口吃下为好。如果要抹黄油,也是先用手掰下一小块,用餐刀(或黄油刀)抹上黄油,然后用手送入口中。注意不要直接去咬一大块的面包,也不要用刀叉切割。

抹黄油

甜品(Dessert)

当甜品是蛋糕、派这一类比较干的类型时,用叉来吃,而慕斯、蛋挞这类比较软的,或是浇了汁的甜品则用匙。

进餐中途停顿及结束用餐的不同刀叉摆放

进餐过程中,喝酒水饮料或是和邻座交谈时,需要放下刀叉,欧式放法是刀叉相对(叉齿向下),美式则是刀叉平行斜放(叉齿向上)。这样既可避免将刀叉直接放在餐桌上不卫生,同时也向服务生示意你还在进餐中,只是停顿一下,不要收掉餐具。

欧式停顿时,手腕靠在桌上而不是放桌下的腿上。据说这个习俗同样源于中世纪,当时得时刻提防周围的人有加害自己的险恶用心,藏在桌下的手也许拿着利器或毒药,而放在桌上则一目了然,让人安心。美式则没有这个讲究。

欧式放法

美式放法

如果将刀叉并在一起放在盘中,则表示吃完了(欧式叉齿向下斜放、美式叉齿向上斜放、英式叉齿向上直放),服务生看到这样的摆放就知道可以收掉刀叉和盘子了。

欧式放法

美式放法

英式放法

使用不同的刀叉放法很重要,这是向服务生传递是否需要收拾餐具的信号:不给信号会让服务生迷惑;如果信号给错了,结果可能是你吃完了服务生却不来收拾,更惨的是还没有吃完东西就被收走了,你只好自己在桌边抓狂。

礼仪礼节

吃有吃相

小口进食、细嚼慢咽,避免大幅度夸张地咀嚼和吞咽。吃东西的时候闭着嘴,口中有食物的时候不说话,也就是不要露出口中的食物。咀嚼时不要发出吧唧的声音,喝汤、喝茶、喝咖啡、用水杯里的吸管时不要有“哧溜”的声音。

避免叉起大块食物去咬,而是要先把食物切成小块再入口。切的时候动作要轻,尽量不要有叮叮当当刀叉碗盘相碰的声音。切的大小以刚好一口为好,如果太大会让口里塞满了东西,既不容易咀嚼,还鼓着个大腮帮子,吃相难看。

一旦叉好食物,要尽快放入口中,不要举起叉好的食物手舞足蹈说话聊天。

不要端起碗盘:中餐有端起碗吃饭的习惯,方便用筷子将碗中食物划进嘴里,西餐却不能端起碗盘,而是要用叉或匙把碗盘中的食物送到嘴里,碗盘永远待在饭桌上不动。同时保持坐直的姿式,不要低头去够碗盘里的食物。

餐桌不宜:叉起大块食物咬、端起碗盘、低头够碗盘里的食物

不要转动碗盘:用刀叉从靠近身体的一端开始吃,慢慢往远端,最后吃完,而不是把近端吃完以后,为了方便把盘子转个方向再继续吃。

不要移动碗盘:吃完后不要自己去收拾餐具,如为了腾地方把盘子推到一边,或是把用过的盘子摞起来等等,而是最好耐心等服务生来收拾。

吃喝分开

“吃”和“喝”是两回事,要分开来做,也就是咽下口中的食物以后再喝酒水饮料,不要在嘴里还有食物的时候就开始喝饮料。

喝酒水饮料前用餐巾将嘴唇上的油腻擦掉,以免食物残渣或唇印留在杯子上。

女士可以用餐巾略微压掉一点口红,因为鲜红的唇彩留在玻璃杯上不太雅观。每次尽量从杯子的同一个地方喝,这样即使有唇印也只是一个点,而不是整个杯子的一圈都有。

只进不出

进食的时候往外吐东西不太雅观,当碰到软骨、果皮之类能吃下去的东西,尽量吃下去;如果是硬的骨头、危险的鱼刺、或其他不能咽下去的东西,用一只手稍遮住嘴,另一只手将东西从嘴里拿出来放在盘子的边上。注意不要吐在刀叉匙上,也不要吐在餐巾上,更不要吐在桌布上。

坐有坐相

进餐的时候人要坐直,不要靠在椅背上,不要把手肘撑在桌上,只有停下来休息或和人交谈的时候可以把手肘撑在桌上。不要有很多小动作,比如抖腿、手指头无意识地敲桌子、身体前后摇晃等,尤其是不要身体前倾将椅子腿翘起来,这样有可能绊倒从后面走过的人。

餐桌不宜:手肘撑桌上

讲究卫生

从卫生角度考虑,进餐的过程中手最好不要去碰脸和撩头发。

在餐桌上如果忍不住咳嗽或者是打喷嚏,要用餐巾遮住鼻子和嘴,如果一下子来不及拿餐巾,可以用手臂来遮。如果有鼻涕,最好去卫生间处理,不要在餐桌上擤鼻涕,更不要用餐巾擦鼻涕。

在公共场合的任何个人清洁动作都是失礼的。不要当着他人的面清理牙齿,不论是用牙签剔牙还是用牙线清理牙缝,最好是等回到家再用牙签牙线,如果实在是忍无可忍,可以到洗手间去清理。

态度礼貌

需要叫服务生时不要高声大叫,也不要用打响指、吹口哨之类的动作,而是要观察服务生,当眼观八方的服务生看向你的时候,稍稍举手示意即可。

避免做挑剔的顾客。如果不喜欢餐馆的食物或是觉得服务不好,礼貌的做法是以后不再去照顾他们的生意,而不是当场摆出自己是上帝的派头斥责服务生或其他管理人员。

结束/付账

付账时别忘了小费(参见“第4章第4节 美式小费”)。离开座位时将椅子推回桌边。

你知道吗

·虽然前菜、主菜、甜品各点一份是常见的点菜方式,但如果你觉得太多,完全没有必要三道菜都点。尤其是在美国的很多地方,菜的分量很足,胃口小的女士可能一个主菜都觉得太多,那么可以省掉前菜和甜品。很多人简单的午餐通常就只是点一个主菜,甚至只是一个沙拉类的前菜。

·在服务好的餐馆,当你看完菜单将它合上时,表明已经准备要点菜了,训练有素的服务生会马上过来。如果服务生不过来,或许是因为你的菜单一直翻开着。

·当主菜中配有米饭或青豆之类不容易叉的东西,你是不是会觉得用匙更方便?西式习惯是用叉吃主菜,包括主菜盘中的米饭、豆类,而匙只能用于汤或甜品,也就是说不要用匙来吃主菜,因此如果主菜里有米饭、豆类,只能用刀叉耐心对付。

英式正餐总是叉齿朝下,即使是豆类等不方便叉的食物也是用刀把食物推上叉的背面,而不是把叉转过来齿朝上去舀食物。

是不是觉得这样去吃米饭或豆类难度太大?让人大松一口气的是,英式正餐一般不会有米饭,如有豆类,通常也会有土豆泥之类的东西,可以把土豆泥和豆子混在一起,增加附着感,就容易用叉的背面来吃了。

地产大亨的竞选心机

2016年的春季,地产大亨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政坛还籍籍无名,这个后来让人跌破眼镜的黑马正本着横扫一切阻碍的大无畏精神,不惜一切代价地争夺共和党党内的总统候选人提名。

为了打败他的竞争者--俄亥俄州的州长,特朗普在一次竞选活动中口无遮拦地挖苦这位州长在吃早餐时“拿着一整张煎饼往嘴里塞,吃相粗鲁”,并声称自己10岁的小儿子都比他的餐桌礼仪更好,因为他一直教育儿子要小口吃东西。特朗普还带着煽动的意味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人吃相这么难看,你们想要这样的人做你们的总统吗?我是不会。”“我可以告诉你们,这不是总统的作风。”

诸多媒体忍不住谴责特朗普行事缺乏政治家的风度,对竞争对手做出如此低级的人身攻击。作为总统候选人,他应该谈论怎样解决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而不是某个人的餐桌礼仪,让民众被无关选举的问题所困扰。

有人吐槽:“总统候选人居然讨论对手吃煎饼的方式,真是难以置信。”“这次选举简直是一个笑话,有常识的人怎么会认为这个候选人是总统的料。”好事的人不嫌麻烦地挖出特朗普前一年在艾奥瓦州博览会上往自己嘴里大塞猪排的场景,还有人晒出他在一次观看网球公开赛时啃一根冰淇淋的照片,明确表示他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也有人就事论事说,自己不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但不考虑投票给这位俄亥俄州的州长,因为他在一次电视采访中喝汤的时候居然发出大声吸溜的声音,自己和妻子一边吃饭一边看新闻时被恶心到了,因此不会支持他。

有分析家指出,特朗普有意避开时政而纠结于小事,只是想掩盖他对美国总统竞选过程的规则一无所知的事实。让人惊愕的是,特朗普最终在大选中获胜,不过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