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互动及各式聚会
Social Gathering
无论是职场酒会、公务招待,还是家人朋友的节日狂欢、生日晚会,形式各异的聚会是会见老朋友、认识新朋友的绝佳机会,在这些职场和私人的社交活动中,有哪些需要了解的规则呢?
社交互动总是由相互介绍开始,然后展开进一步交谈,怎样有序地介绍别人、得体地介绍自己、开启轻松友善的交谈,而不必担心尴尬的沉默或是敏感的话题呢?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是正式还是休闲,怎样做到得体着装(properly dressed)而不是过于隆重(over dressed)或过于休闲(under dressed)呢?
介绍
介绍顺序
作为主人,要尽量起到媒介的作用,介绍互不相识的人认识。介绍的顺序是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把级别的低的介绍给级别高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如果是一个新来的人,要先把他介绍给相互熟识的一群人。介绍时不仅仅是名字,最好加一点其他信息,如他的职业或是业余爱好等等,以便不认识的人之间有个开始聊天的话题而不至冷场。
自我介绍
遇到陌生人而又没有人介绍的情况下应该主动介绍自己。在随意休闲的场合只要说名字,可以省略姓。如果是公务场合尽量正式,介绍自己的全名。
当别人主动介绍他自己的时候,你也同样要介绍你自己。如果你的名字很难念,可以找一个类似的发音,以便对方能记住。
在休闲的场合,如果对方只介绍了自己的名,没加姓,一般就直呼其名。如果对方年龄和自己差不多,即便说了全名,也可以只叫名字,但如果对方年长很多,介绍的时候又说了全名,礼貌的方式是称呼对方的姓,前面加称谓/头衔,比如某某先生/女士、教授、院长等。
在职场尽量以正式为主,就是姓加称谓的模式。
握手
主人及年纪大或级别高的人要主动伸手与客人及年纪轻或级别低的人握手,在大家年纪、级别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多是女士主动伸出手。
不过如果年纪大或级别高的人没有伸手,年轻、级别低的人也可以主动伸手,这不算不礼貌的行为。
正确的握手方式是两眼直视对方,伸出右手(哪怕你是左撇子),拇指稍张开,后面四指并拢,手掌稍微用力握住对方的右手掌,1~2秒钟即可放手。如果戴着手套,要先将手套摘下再握手。
聊天的话题
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之间如果有相互认识的同学朋友或同事做了介绍,会比较容易顺着介绍人的话题开启聊天模式。可是如果没有人介绍,往往容易出现不知聊什么而略显尴尬的局面,那么怎么尽快破冰呢?
最简单的就是从点头微笑开始,尽快找一个泛泛的话题来打破沉默。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谈论天气总是安全的,电视、电影、音乐、体育、旅游度假也都是不错的话题。
尽量避免一些和隐私有关的话题,如个人收入、房产的价值、自己的健康问题等等。严格说来,婚姻和家庭也算是个人隐私,虽然你可以谈自己的配偶和孩子,但如果对方没有主动提起自己的家庭,不要直接问对方是否结婚、有没有孩子等。在美国有时会碰到有人问对方是做什么工作的、从哪里来,而对英国人来说这两个问题都牵涉到个人隐私,除非对方主动聊起,否则不要直接问。
和宗教有关的话题及一些有争议的时事政治也是敏感地带,还是不谈为好。如果大家在谈,自己则以陈述事实而不带观点为好,最好小心注意周围的人的看法,不要和观点不同的人有过多抵触和争执,更不要抛出一些极端的观点。如果发现有争执的苗头,尽量把话题转向其他不相干的方面,试着聊一些轻松的东西。
西方的习惯是和人谈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以示礼貌和真诚,不宜东张西望,显得心不在焉。
各式聚会的风格特点和得体着装
酒会
酒会是西方社会常见的社交形式,相对正式的酒会多用在重要的仪式如婚礼或公务招待等,也称为鸡尾酒招待会(cocktail reception),或简称为招待会/冷餐会(reception)。相对休闲随意一些的鸡尾酒聚会(cocktail party)常见于小范围聚会,比如公司内部节日聚会、家人朋友之间的聚会。
酒会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晚餐之前的4点到7点之间,时长大约2小时。由于是餐前时段的活动,酒会只提供饮料和一些小份冷食而没有热的食物,通常不设座位,便于客人自由走动,有机会和尽可能多的人交流。
酒会
·酒会的饮料和食物
酒会上常见的是各种软饮料(果汁和碳酸饮料)、啤酒、气泡酒、葡萄酒。由于酒会的时间是晚餐前,因此以清爽略淡的餐前酒为主(参见“第2章附2b 经典鸡尾酒”)。高端一些的场合也会有一些烈酒以及用这些酒作为基酒配制的鸡尾酒(参见“第2章附2b 经典鸡尾酒”),客人可以让吧台的服务生调配。
由于酒会的饮料多是加冰或冰镇的,拿酒杯的手会因为冷凝的关系而潮湿,因此尽量左手拿饮料,这样可以保持右手干爽,需要与人握手时不至于尴尬。
如果你对酒精很敏感,如容易脸红或是兴奋话多,安全起见最好少喝酒精饮料,以免给人留下不佳的印象。
酒会的食物通常是一些小份冷餐和小吃,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可以叫开胃小菜(hors d'oeuvre),小吃(canapes),开胃菜(appetizer、amuse bouche),其实都是小份冷食的意思。
拿取食物与自助餐相似,用公用餐具将喜爱的食物放入自己的盘里即可。拿食物的时候不要忘了拿一张餐巾纸,随时将手擦干净,以便需要握手时不会手忙脚乱。如果吃到不喜欢的食物,可以悄悄吐在纸巾上,然后包起来放在盘子一边。
吃东西的时候随时将盘子拿着放到胸前位置,接着掉下来的食物碎屑,以免掉到地上被其他客人踩到,不仅污渍难以收拾,还有滑倒的危险。
公务酒会的目的主要是社交互动、建立人脉,而不是免费食物和酒精,因此聪明的做法是出发前先吃点东西垫一垫,抵达之后不至于饥饿难耐而直奔餐饮台抢夺食物饮料,而是可以专注于认识新朋友、联络老朋友。由于酒会通常没有热的食物,如果你不太习惯生冷的东西,或是不想空腹饮酒,那么也最好先吃点东西再去。
尽量和不同的人都交流,而不是只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聊天。不要不停看手机、打电话等等。请记住感谢主持人的邀请,并在活动结束后寄送感谢卡。
酒会的食物
·酒会的着装
由于酒会的时间横跨日间和晚间,因此日间着装或晚间着装均可,主要根据酒会的性质来判断。如果是职场招待会,则可使用日间的职场着装,但如果是晚间节日聚会,加上晚间元素会更为妥帖,如是婚礼招待会,则需要考虑庆祝仪式的元素(参见“第1章第9节 仪式概念和晚间元素”)。
一些大公司机构在年末的感恩节、圣诞节、新年的聚会季常会举办正式的酒会,细心的组织者会在请柬上标明着装要求。除了较正式的半正式/鸡尾酒着装等,你可能还会看到“节日着装”(festive attire)的要求(参见“第1章第9节 仪式概念和晚间元素”)。这种着装范围很广,可以正式到鸡尾酒着装甚至黑领结,也可以休闲到时尚休闲。还有与时尚休闲类似的jacket,no tie,要求男士衬衫加西服外套、不打领带。
办公室小范围的节日聚会及亲朋好友间的晚间聚会相对休闲。既可是带晚间元素的服饰,也可以使用带有特定节日气氛的休闲类着装。如圣诞节可以是保暖的有圣诞元素的毛衣或头戴圣诞帽,下装除了长裤、半裙,款式简单、深色的牛仔裤也是男士和女士都合适的搭配。
如果你不是很确定,可以询问同事朋友或是负责安排活动的人,了解具体细节。总之就是做到fit in,而不是鹤立鸡群地与众不同。
百乐餐
百乐餐(Potluck,也有翻译百味餐),是美国常见的亲朋好友之间聚会的形式之一。客人各自带一两个自己拿手的食物与大家分享,不会做饭的人则可以去甜品店买个蛋糕或是去餐馆外卖店点一份食物,或是带一瓶酒、一盒巧克力。这样既可以减轻主人需要准备大量食物的负担,大家又可以品尝各种美食,尤其是大学的师生来自世界各地,这样的聚会更可以让宾客感受风格迥异的饮食文化。
百乐餐
着装通常以休闲或时尚休闲为主。
烧烤和野餐
烧烤(barbecues/BBQ)和potluck一样,也是一种常见的轻松的聚会方式。家庭烧烤是男主人大显身手的绝好机会,因为约定成俗的规矩是男士负责烧烤,而女士则远离烟熏火燎,只管享受美食就好。
一些自然公园也会为游客提供烧烤地点,只要自己准备好食物,带上简单的烧烤用具即可。如果你住在多层公寓,为了不给邻居带来呛人的烟雾和气味,去公园和野外烧烤是不错的选择。
烧烤
公园还是野餐(picnics)的绝佳去处,带一些简单的食物饮料,就可以在大自然中享受朋友的陪伴和美食。
不论是在公园还是在野外,烧烤或野餐结束后要把场地收拾干净。烧烤结束后还要确保余火完全熄灭,如用水浇透带有余热的灰烬。
在欧洲,参加聚会时时尚休闲总是不会出错的装扮,女士们参加户外的烧烤或野餐时不仅会选择休闲方便的裤装,也会选择宽松舒适的裙装。需要避免过短和过于紧身的裙装,在需要坐在草地上的时候不用担心露出内衣不雅。美国则不太讲究,T恤牛仔裤/短裤为常见套路。
野餐
总的来说,在户外活动时的着装重点是方便、舒适,夏季凉爽、冬季保暖,采用叠加的原则随时根据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根据季节选择轻薄或厚实的外套,加上一双舒适合脚的运动鞋或平底鞋。
你知道吗
拍照发朋友圈是常见的聚会附属品,但记住带人物的照片是不能任意发到社交媒体上的,必须征得照片上所有人同意才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