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概况】从课程教学、心理咨询以及宣传教育三个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编教材《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积极成长》。年内中心修订和完善了17项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制度,21项教学管理制度,编制完成《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制度汇编(2018版)》和《教学管理制度汇编(2018版)》。年内开展了175个行政班、74个教学班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对5946名2018级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测,筛查出危机学生277名。开展团体辅导45次;讲座沙龙20次;个体咨询800小时,个案数217;干预危机150小时;心理访谈90小时。对全校5946余名本专科及研究生新生进行心理建档,筛查危机277人;面向新生家长开展“新生家长讲座”,面向教师开展青年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及沙龙。
【面向全体大一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生有收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充分利用心理健康必修课,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工作。进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建立心理健康课程群,积极推进两门课程“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根据成都大学学情新编校本教材《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积极成长》,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其中《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系列“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年开展175个行政班,74个教学班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
【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心理咨询,师生有成长】全年开展团体心理辅导21次;全年开展团体辅导45次;讲座沙龙20次;个体咨询800小时,个案数217;干预危机150小时;心理访谈90小时。举办2018级新生家长心理讲座,探索建立家校联动机制。推进辅导员及心理老师心理健康讲座及沙龙,开展主题为阅读疗法、绘画疗法、叙事治疗等一系列教师讲座,进一步提升教师幸福感,缓解心理压力。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宣传活动,学生有反响】在“5·25”心理健康月及“10·10”精神卫生周期间,举办了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形象大使选拔赛、心理主题班会、心理游园会、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电影展播等活动,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官方微博及官方微信定期推送心理文章、心理测试、心理活动宣传及总结新闻、图片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师生交流。编制两期《心扉》杂志,每个寝室发放1~2册,使心理刊物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重点关注危机学生心理状况,学生有保障】更新测评系统,对全校5946名本专科及研究生新生进行新生心理测评。从中筛查有自杀危机的学生,中心迅速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心理干预,保证了危机学生的心理安全。对口学院服务,与学院主管心理健康工作的领导及心理老师进行沟通,向学院反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况,并了解学院需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新生建档与筛查工作,在防范心理危机发生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统稿人:陈 希
审稿人:周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