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概况】2018年5月,学校在原政治学院基础上,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以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为蓝本,以建设四川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驱动,按照“改革创新、转型升级,高水平办好成都大学”的总要求,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坚持讲政治、重质量、兴学术、创特色的办院原则,聚焦打造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都实践的研究中心。
【学院规划、中心工作】学院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进一步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指示要求,拟定了《成都大学建设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实施方案》。目前,学院被市委列为七大理论研究阵地之一。学院坚决落实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立足校院实际,在改进中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经广泛调研,综合多方面意见,拟定了《新时代成都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实施方案》。学院与学校党委宣传部、科研处共同承办了由省社科联、成都大学社科联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研讨会,并组织8名教师参加市委组织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进基层专题宣讲活动。
【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2018年,学院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名;1名教师晋级教授,1名教师晋级副教授,1名教师到市委宣传部顶岗学习半年,1名教师参加干部培训;全体教师参加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2名新进青年教师参加了岗前培训。以研究生教育为抓手,加强学科建设。在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障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教学质量。2018年,学院与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培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均顺利毕业。目前,还联合培养了5名在读研究生,正积极筹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申报工作。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要求,学院对申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完成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报告,为筹建申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做好准备。学院还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形势与政策”课师资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教学建设】严格落实学分要求,调整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行100人以下的中班教学;实行集体备课、完善考核方式,特别是“形势与政策”课加大改革力度,实行集体备课会,研制教学课件,实施专题教学,规范教学管理。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和学校教考分离试点文件精神,学院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程的教考分离工作。组织四门课程教研室建立课程试题库。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和教改。开展领导干部听课活动、公开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等。全院40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活动,最终推选赖静老师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教学竞赛并获优秀奖。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翻转课堂课程改革项目于2018年12月通过结题验收。开展2018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工作。联合校团委,以“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为主题,按照“青年服务国家战略”的工作原则,重点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观察、科技支农帮扶等10个方面,组织了20支校级项目、32支院级项目、近千支自选项目团队,深入乡村、社区、街道、军营,尤其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广泛社会影响。共有19个项目、21位指导老师、345位同学受到表彰。加强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按照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要求,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听课评课活动,进行教学质量督导、检查和评价。督导教研活动,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深入学习。开展学情调查座谈会,梳理出12条意见建议,推动教学建设。
【科研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18年厅局级项目立项5项,到账科研经费50余万元。特别是同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持续开展口述史合作。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CS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学院获批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学院被列为成都市七大理论研究阵地之一,学院有三位老师成果通过省社科联第十八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初评。岳鹏老师撰写的《十月革命后列宁对俄共(布)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探索及启示》论文荣获“四川省纪检监察学会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作为第二研究单位参与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荣获全国地方党校第十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8年,学院成功举办“新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论坛”“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近10场,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冯刚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吴满意教授、四川大学王洪树教授、西南交通大学林伯海教授等国内知名学者到院讲学。选派学院教师到省内外参加学术会议20余人次。实现学术年会例会制。
【党建及综合管理】学院总支认真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党总支书记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以强化“两个主体责任”落实为抓手,切实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任务。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学校党委关于党的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部署。根据学校要求,成立党总支;在教研室成立两个教师党支部,选好支部书记,各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特点,组织所有教职工到张思德学院加强党性、政治性培训;党总支为全体师生党员购买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从一大到十八大)》等书籍;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要求,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共成都大学委员会学院党组织会议制度》《成都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建设好党建室,搞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支部建设,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院党员在规定时间内100%地完成“成大先锋”的线上和线下学习任务。积极履行党员义务,按期缴纳党费。在学校调整科研计分办法后,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学院分配办法,理顺了关系。学院高度重视经费预算管理,将经费使用制度化、规范化作为学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将经费使用绩效作为经费分配使用的重要依据,重视物资、档案等综合管理工作,将保密、信息报送等的工作落到实处。认真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统稿人:岳 鹏
审稿人:彭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