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科建设工作

六、学科建设工作

【深入推进博士点立项建设工作】2017年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为深入推进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工作,按照年度计划,落实任务、层层分解,建立“授予单位”和“一级学科点”2个任务台账。其中,“授予单位”任务台账分解了21个指标到对应的23个观测点,“一级学科点”任务台账分解了12个指标到对应的23个观测点。按时报送4期工作季报。与此同时,收集数据、知己知彼、找准差距,密切跟踪省内其他8所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建设进展,我校各项建设指标综合排名第3名。

【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实现新突破】拓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3个,新增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泰国清迈大学、泰国艺术大学联培博士项目。联培博士资助项目建设成效显著:首名联培博士参与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成都大学为第一单位)。助推校内教师学历提升,成功选送4名教师赴海外联培高校读博。

【做好硕士学位点增列、培育工作】3月,学校正式获批新增体育、新闻与传播、工程、会计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月,根据成都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硕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领域)自主设置工作。经培养单位申请、学位点初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新增二级学科(领域)3个,撤销二级学科(领域)3个。至此,硕士授权一级学科(类别)9个,二级学科(领域)24个,覆盖学校四大主要学科门类。提前筹备、实地调研、精准对标,启动硕士点培育工作,做好下一轮硕士点申报准备工作。10月,调研走访7个学院,做好培育摸底工作,以1年和4年为建设周期,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建设。

【积极申报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经学院申报、专家评审,申报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美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申报5项学校高水平建设项目。继续开展ESI学科分析和3年总结工作,做好学科评估总结工作。2016至2018年,学校在论文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被引率和高影响力论文5个指标上均有所增长,特别是论文量和被引频次增长较快,平均年增长幅度约为60%和66%。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提供给我校的《药学学科分析报告》做好总结工作,提前为2019年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做好准备。

【构建三位一体研究生导师管理机制】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研究生导师遴选、考核、培训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先后制定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成都大学研究生导师培训管理办法》。新增75名研究生导师,导师队伍接近300人。81人参加考核,考核合格率达到95.1%。首次启动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研发研究生导师线上培训管理系统。

统稿人:秦 岭 杨汉国 夏雪娇

审稿人:施 亚 李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