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概况】2018年5月8日,成都大学法学院成立。截至2018年12月31日,学院有教职员工28人(含特聘人员),其中专任教师21人(含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
【师资队伍建设】2018年学院新增高层次人才3名,其中,副教授且有博士学位教师1名,特聘院长1名,特聘教授1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42.8%,双师型教师占比71.43%。1名教师赴台湾参加师资培训,1名教师参加岗前培训,内部培养博士毕业1名。学院教师廖峻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文史版)栏目连续3天主讲《北宋相州三劫盗案》等宋代系列名案。聘请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3名实务部门专家兼职授课制。
【专业建设】设法学(本科)专业。法学专业获四川省第二批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立项,“证据法学”课程获得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立项。与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成都铁路运输中级人民法院、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法院、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成都铁路运输法院、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检察院、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检察院、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检察院、四川捷思律师事务所、四川泽坤律师事务所、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四川迪扬律师事务所、四川拓泰律师事务所、四川琨爵律师事务所、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司法所等十七个单位签订了教学实习基地合作协议。
【科研工作与地方服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项,出版著作5部,教材1部,在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获奖2项。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到校科研经费共计73.91万元,人均经费达到3.7万元。年度学校科研考核中总分84.4分,名列全校第二,在文科学院中排名第一。获第十三届中国法学会青年论坛主题征文活动三等奖1项,第五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征文比赛一等奖1项。获成都市委政法委、成都市法学会法学研究优秀单位荣誉,3名教师获法学研究先进个人荣誉。与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法学专业获四川省第二批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立项。
【学生教育与管理】学院在校本科生524名。2015级共90名同学参加司法考试,通过率达52.22%;参加考研同学68名,应届毕业生研究生报考率53.96%,考研录取率14.7%,名列全校第三;应届毕业生就业率95.79%。开展“我爱成大”等主题教育活动10次。举办第十届“法律文化节”,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校园法治宣传活动,开展“‘12·9’倡廉洁,树新风”廉洁法治宣传活动。开展反家暴法制宣传活动和法律援助活动。组织开展“思辨杯”新生辩论赛,学院辩论队在成都大学“雄辩杯”辩论赛中进入四强。组织开展关爱白血病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学生获成都市法治征文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6级学生许悦获第四届四川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最佳辩手”荣誉。本年度我院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校级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一个;学生在“五四”评奖中获十佳共青团员、十佳共青团干部、十佳青年志愿者、十佳志愿者集体称号。成都大学第十一届“科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3项。学院获得成都大学第八届体育舞蹈大赛一等奖。
【党建及综合管理】学院党总支下设教工党支部1个,学生党支部1个,其中,教工党支部有党员16名,学生党支部有党员36名。学院分别召开党总支委员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10余次,分别举行党总支政治理论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8次。制定师生党支部年终考评标准。发展学生党员20名,转正预备党员18名。有少数民族学生党员2名,少数民族入党积极分子16名;党员发展过程中没有政治审查不严肃不认真、入党宣誓不及时、预备党员逾期未转正等情况。党组织关系已转移的学生党员21人,每季度师生党支部都100%地按时规范收缴党费。
【与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7月20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在川部分高校合作共享座谈会在该院审判大楼会议室召开,我校副校长唐毅谦出席座谈会并代表成都大学与省高院签署合作协议。
【学院教师廖峻在央视开讲宋代系列名案】12月4—6日,廖峻博士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文史版)》栏目连续3天主讲《北宋相州三劫盗案》等宋代系列名案。
统稿人:傅碧波
审稿人:张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