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概况】2018年学院进一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按照“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全面实现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要求;认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两次邀请省市党建专家来院做十九大、省市党代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选送了2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市农委和市经信委挂职;组织专家、教授赴九寨沟、石渠县,深度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学院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和多名党员得到了市教育工委和学校党委的隆重表彰。形成了清正廉洁追求卓越的院风。基于专业认证的教学教改深入推进:接受北京专业认证协会委派任务;评阅了10多所高校的食品自评报告,预审了四川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食品专家现场考察报告。学院获得国家自然基金6项(其中面上2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到校科研经费1300万元。已公示省科技项目经费400多万元,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科研工作完成科研计分10000分左右,教师人均科研分130分左右。杂粮重点实验室争取农业农村部经费1164万元。农业硕士点顺利通过教育部专项评估。本年度毕业生考取研究生84人,录取率达到21.43%,50%考上“双一流”高校和海外高校。实践创新平台获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建成四川省实验教学中心2个(全校共6个),成都市重点教学实验室1个(全校共4个)。两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省级认定,并入围教育部2018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评审。“猕猴桃干酒生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吐司面包生产工艺3D虚拟仿真实验”获2018年度四川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并由四川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评审。“基于OBE理念的药学专业临床试验方向产教融合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获批立项。学生省级以上获奖60多项。圆满完成学生就业任务: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4.88%。学生综合素质高:获得2018年学校春季运动会团体13连冠、学校健美操大赛冠军,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走出‘故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校级一等奖等。

【定期召开专家学术研讨和技术咨询会】在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食品加工专家卢晓黎教授,以及动物防控和食品安全专家王红宁教授作为主任和副主任的指导下,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每季度定期召开专家学术研讨和技术咨询会,为实验室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建言献策。年内,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会议、技术成果评定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超过20次。邀请德国北威州农环部、波恩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院、四川省食品发酵设计研究院的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60余人次到实验室考察指导,实验室成为行业常态化聚集的平台。

【组织教职工赴郫都区战旗村参观学习】5月24日,学院党委书记阳东率队,组织全院教师前往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参观学习。学院全体教师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重走习总书记视察路线,从战旗村的便民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到“精彩战旗”特色产业在线服务大厅等场所,观摩战旗村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典型案例、“互联网+共享农业”互动种养平台;了解战旗村抓住改革机遇,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卓越发展历程;直观感受战旗村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打造文明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成功经验。

【组织教职工赴彭州宝山村参观学习】11月23日,学院党委书记阳东率队赴彭州宝山村学习乡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学院副院长郭晓强、副院长张崟和各系部工会教师共50余人参加考察参观。

【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举行实验室开放周活动】5月19至26日,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举行开放周活动,提升公众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认知度,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开展了面向社会、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开放周活动。活动期间20余位高校师生观摩或参与了肉类食品安全控制工艺试验和食品感官品评体验,30余位不同单位人员听取了食品安全科普讲座,领取了食品安全科普书籍。同时对10余位来自张飞牛肉、闻达配料等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控制技能培训,并深入企业或在实验室研发中心与多家食品公司进行了合作研讨和交流,针对企业需求开展了技术咨询服务。

【开展第十二届科技创新文化月活动】10月,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在成都大学十陵校区开展第十二届科技创新文化月活动。本次科技创新文化月开展了一系列诸如“名师交流会”“食品创新创意大赛”等活动,并在第十二届科技创新文化学开幕式上对2017—2018学年的科创奖项同学代表进行颁奖,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发言,提升同学的创新意识。此外还举办了三场名师交流会,各专业大一新生到场参与。11月27日在新空间广场举办了食品创新创意大赛。科技创新文化月活动是以我院学科特点为特色开展的系列科创活动,比较具有针对性,同时,食品创新创意大赛游兼顾了包容性,展示了我院学子的风采。通过该活动提升了同学们的创新意识,鼓励在校同学积极参与各类科技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专业的认知,提升个人的动手能力。

【学院科研成果连续五年稳居全校第一】年内,学院共发表163篇论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73篇,一般期刊48篇,SCI收录42篇;专利授权16个,专利申请22个;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个。全年申报各级各类项目133项,立项83项;申报国家自科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个;申报青年基金13个,立项5个;申报四川省科技计划申报25项,立项13个;厅局级科研项目立项35个。全院科研预算到校经费共计1347万元。全院科研积分10446分,继续在全校排名第一。学院共有研究平台八个:农业部杂粮研发分中心、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食品加工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药食同源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成都市肉类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生物医药实验教学中心、食品与生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由成都大学、西昌学院等为承担单位,赵钢教授等为完成人的“苦荞新品种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整合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项目和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相关技术内容与研究成果,成功培育出突破性苦荞品种5个,集成播密协调栽培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化学调控技术等新品种的调优挖潜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揭示了苦荞抗倒伏的生理机制,探明了高黄酮苦荞品种的黄酮形成机理;成功研发小型苦荞播种机,建立了配套的农机农艺技术体系,围绕育-繁-推,建立了苦荞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新模式。

【开展第十三届食品创新创意大赛】11月27日,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科研创新创意部在成都大学新空间广场开展第十三届食品创新创意大赛。本次大赛以“美食脉动,喜迎校庆”为主题,以“共持橙心诚意,享受美食时刻”为口号组织我院学子组队参与互动,并制作出“美食”于当日展览,每组通过最终的得票数决出胜负。同时我院开放烘焙实验室供同学们操作,并报销一部分经费。

统稿人:肖 宇

审稿人:阳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