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概况】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创建于1994年,设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和市级及校级特色专业,同时招收旅游管理学术硕士。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0人,专任教师(含双肩挑教师)41人,其中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12人,博士21人,硕士15人。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形成以培养创意型应用人才为核心的“一三五”人才培养模式,拥有四川省创意型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四川省创意型旅游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学院秉承聚焦成都、服务成都、贡献成都的宗旨,与国家相关部委,四川省、成都市相关局委紧密合作,搭建了系列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包括中国会展城市竞争力大数据研究中心、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都研究中心、四川高原藏区旅游扶贫中心、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市旅游产业促进中心、成都旅游景区协会、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等,构建了政产学研融合的长效机制。
【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三五”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创意型应用人才为核心,以“创意思维输入、创意实验设计、创意实战参与”为培养模式架构,以创意教学、创意实验、创意展示、创意沙龙和创意产业孵化为具体功能模块,以“双纲导教、双师执教、双元考核、双重身份、双证就业”为实施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获得了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该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十年运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旅游、会展人才,得到教育部专家领导的高度认可,《中国教育报》曾做专题报道。
【科学研究】学院科研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持续增强,科研成果稳步提升。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厅级项目近100项,到校科研经费近1200万元。教师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SCI、CSSCI、EI、中文核心期刊近8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本;学生发表科研成果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级等各级各类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及学科竞赛奖项80余项。
【“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国家级平台:同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共同成立中国会展城市竞争力大数据研究中心、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成都研究中心,每年定期发布“中国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数”,该指数成为全国最权威指数之一,充分体现我校在该领域标准的制定权和行业话语权。四川省平台:四川省旅游发展委批准设立“四川高原藏区旅游扶贫中心”,承担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32个县的旅游扶贫,充分体现精准扶贫中成都大学的贡献。四川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四川省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成都市平台:经成都市政府批准与成都市旅游局设立“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市旅游产业促进中心”“成都市旅游景区协会”,与成都市博览局设立的“成都市会展产业研究院”,这四个市级研究平台承担了相关政策研究、产业发展研究,已经成为成都市旅游、会展产业最重要的智库。
统稿人:苗 苗
审稿人:杨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