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石油的分类
(一)分类原则和方法
石油的分类常因用途不同而采用的参数各异。石油化学家侧重于各馏分含量及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地球化学家和地质学家则注意原油组成与生油岩及其演化作用的关系。后者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是Tissot和Welte(1978)提出的,该分类主要依据石油中各种结构类型烃类化合物:烷烃(石蜡)、环烷烃、芳香烃和含硫、氮、氧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也考虑硫的含量。
(二)Tissot和Welte的石油分类
目前石油地质学上较为流行的是蒂索和威尔特(1978)提出的分类。下面对该分类作一简单介绍。
图2-8 636个正常的和重质降解原油样品中饱和烃的分布(据B.P.Tissot等,1978)
该分类主要是依据原油中各烃类的含量比例关系,以烷烃(石蜡),环烷烃,芳烃+S、N、O化合物三个参数作为三个端员,采用三角图解来划分原油类型。注意该方案中所用参数是原油中沸点>210℃馏分的分析数据。
该方案是考虑到饱和烃含量对于石油性质有重大影响,且饱和烃分布在50%处为两个众数的最小值,可以明显地将芳香型原油与石蜡型-环烷型原油分开(图2-8)。因此,以饱和烃含量50%为界将三角图分为两大部分。在饱和烃含量>50%的区域内,再根据石蜡烃和环烷烃的相对含量,即在石蜡烃含量50%、40%处建立次一级分类界线,将饱和烃>50%区域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石蜡型、环烷型和石蜡-环烷型。
在芳烃+S、N、O化合物>50%的区域内,以石蜡烃含量10%建立分类界线,将石蜡烃含量>10%的区域作为芳香-中间型原油;而石蜡烃<10%的区域为重质降解原油。在重质降解原油中又以环烷烃含量25%建立分类界线,将环烷烃含量>25%的称为芳香-环烷型;而<25%者称为芳香-沥青型。根据上述原则,可将石油分为六种类型,各类石油在三角图中的位置及分类参数如图2-9和表2-3所示。
图2-9 541个油田中6种石油类型的三角图解(据B.P.Tissot等,1978)
表2-3 石油的分类表
注:S=饱和烃;AA=芳香烃+胶质+沥青质;P=石蜡烃;N=环烷烃;样品总数=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