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盆地评价

二、盆地评价

盆地评价是区域性评价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或石油公司为制定中期战略规划而进行的评价工作。盆地评价研究是在含油气大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盆地资源评价是在对盆地环境、盆地基本特征(构造、沉降、沉积等)、盆地演化等地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盆地的构造史、沉积史、生烃史及聚集史,建立地质模型并求取相关的评价参数,估算油气资源量。

目前油气资源的估算一般是通过资源评价系统来实现的,而不是由单一的方法完成。其主要途径是统计模拟、数字模拟、专家系统三类。常用的盆地资源评价方法可分为体积法、地球化学法、勘探效果分析法及类比法四大类。

(一)体积法

体积法主要包括体积丰度法、体积速度法和体积累加法。体积丰度法就是将资源量作为盆地面积、沉积岩厚度和丰度系数的函数,具体运算过程中将盆地按不同的地层单元、不同的深度单元详细划分为区块,进行细小区块的资源量估算;体积速度法是根据盆地内油气资源量与盆地内沉积物充填速度(体积速度)的函数关系对油气资源量进行估算;体积累加法是由圈闭开始,以区带为单元分别估算各级资源量,最后累加成为盆地的资源量。

(二)地球化学法

地球化学法在解决油气资源的估算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源评价的地球化学法是从生烃量计算入手进行资源量估算,其研究途径是从生烃量到排烃量再到聚集量。目前生烃量计算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氯仿沥青A法、干酪根降解数学模型、数字化积分法和热模拟法等。

(三)勘探效果分析法

勘探效果分析法是建立在实际资料的基础上,以历史资料为基础的一种经验外推法。这类方法主要适用于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目前勘探效果分析法主要包括经验外推法、油田规模序列法、储产量分析法等。

经验外推法是在一个盆地发现高峰已经过去,随着储量发现时间或钻井进尺的累积量增长,而呈现出下降趋势的曲线,据此曲线推测油气资源量;油田规模序列法是根据自然现象的概率分布特征估算资源量;储产量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累计发现量与累计生产量之间的关系,求得最终累计发现量的方法。

(四)类比法

类比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用于盆地范围内的类比,也可用于一口井甚至某些实验数据的类比。类比法主要包括类比系数法、评分法、比分法等,此类方法适用于任何勘探阶段和地质条件。

类比法的基本过程是首先在已知区建立石油资源定量模型,然后寻找在地质格局上类似于已知区的地区,最后用已知区的定量模型外推到评价区,从而估算出评价区的资源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