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复合型油气田
复合型油气田,系指在油气田范围内不同层位和深度的油气藏受构造、地层和水动力诸因素中两种或多种因素控制的油气田。它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盐(泥)丘型复合油气田
在刺穿的盐(泥)丘油气田中,由于盐核刺穿储油气层,除形成盐核、盐帽遮挡以及盐帽内的透镜体油气藏外,常使储集层断裂、尖灭,甚至削蚀,可形成断层、不整合和岩性等多种油气藏。这是一种典型的复合油气田。半刺穿的还可在盐丘上方形成生长背斜。不论是刺穿还是隐刺穿盐(泥)丘构造,只要存在构造和地层两大类油气藏复合而形成的油气田,都称为盐(泥)丘型复合油气田。如果只在单一构造因素控制下形成多种油气藏,则不能称为复合油气田。
(二)礁型复合油气田
在礁型油气田中,有些深部为礁型油气藏,浅部(礁上方)为礁生长过程形成的同生背斜或压实背斜油气藏,或强烈褶皱背斜中形成的背斜油气藏,这种油气田才称为礁型复合油气田。以美国二叠纪盆地中斯库瑞县的斯奈德-斯克雷礁型复合油气田较为典型(图4-37)。若仅有礁型油气藏,而礁上方没有构造类油气藏,则属于地层型礁型油气田。
(三)潜山型复合油气田
潜山型复合油气田的深部为潜山油气藏,而其上覆岩层则可能由于披覆、压实形成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在不整合面上还可能伴有向潜山尖灭或超覆的地层型油气藏。总之,不整合面下的潜山和其上覆地层无论是地质结构还是油气藏类型均有重大差别。如果仅有叠合的地质体,而没有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叠合,则不能称之为潜山型复合油气田。有些油气田在潜山上方(即不整合面之上)存在不同类型(如地层和构造)油气藏的叠合,但潜山中不存在油气藏,亦属于复合油气田,但不能称之为潜山型复合油气田。潜山型复合油气田的模剖面,如图8-28所示。
图8-28 与潜山有关的油田模式剖面图(转引自陈荣书,1994)
1—潜山油藏;2—潜山上被断层切割的压实背斜油气藏;3—浅层背斜和断层油气藏;4—断阶或逆牵引油气藏;5、6—地层退覆油气藏;7—潜山上方压实背斜油气藏;8—岩性油气藏;9—油藏;10—砂岩;11—砾岩;12—灰岩
(四)侧向叠合型复合油气田
侧向叠合型复合油气田,系指在油田不同层位中以构造型为主的油气藏和以地层型为主的油气藏之间不是垂向叠合,而是侧向毗连,或含油气面积有一定的叠合,而构成统一的油气田。加利福尼亚的日落-中途油田就是这类油气田的典型实例之一。该油田(图8-29)的西南部在不整合面下有斯贝拉赛背斜油气藏(N11)和不整合型油气藏(N12,次要),而不整合面上为不整合支撑砂岩油气藏。两者含油面积虽未叠合连片,但却紧相毗连,存在于统一地质体中,可以定为侧向叠合型复合油气田。
图8-29 加利福尼亚中途油田威廉斯及二十五山区构造剖面图(引自Levorsen,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