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如何补钙?

(三)妊娠期如何补钙?

相信很多妊娠期妇女在刚怀孕的时候都听过妊娠期要服钙片,但对于为什么服、什么时候开始服、服多少、服哪种、怎么服、服了会不会有副作用等问题并不是很清楚,下文将为您介绍妊娠期补钙的那些事。

img

1.妊娠期容易缺钙的原因

我国妊娠期妇女在平常的膳食中比较缺少富含钙的食品,如牛奶及奶制品。据报道,我国妊娠期妇女膳食摄入钙量仅达到推荐摄入量的30%~40%,再加上胎儿发育会消耗一定的钙量,所以我国妊娠期妇女大多处于缺钙状态,特别是在妊娠中晚期。

2.妊娠期缺钙的危害

(1)缺钙对妊娠期妇女的影响:

①缺钙会对妊娠期妇女造成一定危害,较常见的为近期的小腿抽筋和远期的牙齿松动、关节疼痛、四肢无力、腰酸背痛等。

②小腿抽筋是由于血清钙的降低使神经兴奋性增高;骨质疏松是因为胎儿吸收母体的钙,导致妊娠期妇女骨骼中的钙被动流失。特别是到了妊娠晚期,胎儿生长速度加快,骨骼矿化达高峰,更易造成妊娠期妇女钙缺乏。

③缺钙严重可能还会导致妊娠高血压,引起子痫,甚至造成难产。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发布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建议对于钙摄入低的人群(<600 mg/d),推荐口服钙补充量至少为1000 mg/d,以预防子痫前期。

(2)缺钙对婴儿的影响:

①可能会引起婴儿先天性佝偻病、湿疹、呼吸时发出“呼噜呼噜”的喘鸣声、夜间啼哭、容易惊醒、易抽筋、功能性腹痛、出牙晚、牙齿排列不整齐、身材矮小、骨骼发育异常。

②缺钙的婴儿一般免疫力比较低下,更重要的是,严重缺钙会直接影响婴儿将来的智力发育。

3.妊娠期的补钙量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妊娠期妇女每日摄入的钙在妊娠早期(妊娠未达14周)为800 mg,妊娠中、晚期(第14周以后)及哺乳期为1000 mg以满足妊娠期钙的需要。妊娠前和妊娠期保健指南推荐:妊娠14周后开始常规补充钙剂0.6~1.5 g/d。对于部分经产妇、年龄偏大或有小腿肌肉痉挛等缺钙症状的妊娠期妇女可于妊娠14周前即开始补钙。当然,补钙量也需根据妊娠期妇女的身体情况进行计算,妊娠期妇女需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img

4.钙的选择

妊娠早期一般不需要特别补钙,只要注意食用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禽蛋、虾类、海带、花生、芝麻等)即可,妊娠中期开始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钙剂尽量选择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的药品,而非其他保健品。钙剂按剂型分为胶囊剂、片剂、液体剂、颗粒剂等,按结构可分为碳酸钙、醋酸钙、苹果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每种钙剂的口感不一,服用频次不一,妊娠期妇女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常规口服钙剂的规格及用量,如表1-8所示。

表1-8 常规口服钙剂的规格及用量

img

5.妊娠期补钙的注意事项

(1)很多食物都会抑制钙的吸收,如含有草酸的蔬菜(菠菜、苋菜、竹笋)、碳酸饮料、油脂类食物等,因此,建议睡觉前服药或远离餐时服药,可减少与食物的相互作用。

(2)血钙浓度往往在后半夜最低,故建议睡前补钙,效果最好。

(3)钙剂相对比较安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可以通过补充足量的水分、多吃粗纤维食物、适当运动等措施进行预防或口服乳果糖治疗。

(4)钙剂服用过量可发生高钙血症,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服药。

(5)铁剂和钙剂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最好将两种药物分开2h左右服用;甲状腺激素、四环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也会与钙剂发生相互作用,当正在服用这些药物时,需告知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

(6)牛奶和钙剂最好不要一起服用,不然会导致一次性摄入太多钙,影响吸收,还可能会引起便秘。

(7)在补钙的同时,妊娠期妇女也需多晒太阳,特别是冬、春季怀孕的妊娠期妇女。这样,可使身体摄取充足的维生素D,让胎儿的骨骼和牙齿发育得更结实,同时可以预防佝偻病和龋齿。

(鄢家艳 张晓燕 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