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药物该如何存储?

二、家庭常用药物该如何存储?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家里存放一些常用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家庭小药箱的存在,在方便家庭用药的同时,也带来了隐患。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储藏条件保存药物,药效很难得到保证,还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那么该如何恰当地保存药物呢?

首先给大家普及两个概念:药物有效期与药物开封后的使用期限。

药物有效期:指药物被批准的使用期限,表示药物开封前,且保证在规定的温湿度等条件储存的前提下,药物可以使用的期限。

药物开封后的使用期限:指药物在原有包装首次开封后,仍能被使用的期限。

药物有效期并不等于开封后的使用期限,因为打开包装后,药物就暴露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药物降解速度加快,其质量无法保证。那么药物开封后剩余药物的使用期限如何判断呢?不同包装、不同剂型、不同种类的药物在开封后的使用期限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药物种类区别。

img

多剂量的眼用制剂(眼膏、滴眼液等)、滴鼻液、涂剂、涂膜剂等在开启后使用期限不超过4周,其中氨碘肽滴眼液说明书特别提示开启使用期限仅为10天;冲洗剂开启后应立即使用,未用完的应丢弃;使用中的胰岛素可在常温25℃以下保存28天。此外,通常糖浆剂开启后在室内常温(25℃以下)可保存1~3个月;口服溶液剂、混悬剂和乳剂在瓶口及瓶盖未受污染的情况下,可在室温下保存2个月;胶囊、滴丸等药品容易吸潮,开封后应尽快服用完毕,一般应在3个月至半年内用完;对于拆零药品,其使用期限自重新包装之日起不应超过6个月或药品剩余有效期的25%,以较早者为准。

家庭储藏药品需注意如下方面。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外用药与内服药,建议分开存放,若放在同个容器中可能会导致外用药误服的情况发生,对人体造成危害。尤其是硝酸甘油等用于急救的处方药应固定位置存放,便于发生突发情况时取用,以免在药箱里“大海捞针”延误治疗时机。

img

(2)日照强的地方不宜储存药品,特别是心绞痛急救药,光、热会加速药品的变质,影响药效。

(3)未开封的胰岛素、乙肝疫苗、微生态制剂等生物制品需要在2~8℃保存。

(4)用液体制剂时应注意防止污染,可用干净的量杯倒出来使用,不可对着瓶口直接饮用,量杯用完后清洗干净、晒干备用。倒出的液体药物如不小心多了,不得再倒回原瓶中,开启的瓶盖应仰放在台面上。

(5)药物开封后,在包装上注明开封时间,这样以便下次服用时,可以清楚地知道药物是否还在使用期限内,可否继续服用。

(6)药物一旦出现外观、气味、颜色、性状等的改变,就不能再使用。建议每3~6个月清理一次小药箱,及时处理掉变质的药物。

(7)若家中有年纪较小的孩子,药物存放的位置一定要在儿童无法取得的地方,且与零食存放区要有明显的区别,避免儿童误服,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李亮霞 宋 玲 付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