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

(二)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

高血压给人的固定思维是一种慢性疾病,为老年人多发。其实不然,妊娠期妇女也会出现高血压,并可能会因此出现子痫,危及母体和胎儿生命。故整个妊娠期的血压监控非常重要,一旦出现妊娠期高血压,需进行治疗,以控制血压。下文就为大家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的安全用药及其注意事项。

img

1.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

(1)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且尿蛋白检测阴性。当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时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需要注意当既往存在的高血压或在妊娠20周前发现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为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2)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孕妇出现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伴有下列任意1项:尿蛋白定量≥0.3 g/24 h,或尿蛋白/肌酐值≥0.3,或随机尿蛋白阳性;无蛋白尿但伴有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受累,或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胎盘及胎儿受到影响等。子痫前期也可发生在产后。

(3)子痫:发病机制与子痫前期一致,是在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的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强直性抽搐,可以发生在生产的任何时候。

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对比如表1-9所示。

表1-9 妊娠期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对比

img

2.妊娠期高血压的危害

(1)对母体的危害:妊娠期高血压会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胎盘早剥、肺水肿、凝血功能障碍、脑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产后出血、产后循环衰竭等。

(2)对胎儿的危害:可能会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生长受限、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等。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目的是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降低母儿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降压,降压要注意个体化情况,降压过程力求平稳,控制血压不可波动过大,力求维持较稳定的目标血压;但在出现严重高血压,或发生器官损害如急性左心室功能衰竭时,需要紧急降压到目标血压范围;降压方式包括生活干预和药物降压。

(1)一般治疗:

①休息:孕妇要保证充足睡眠,睡觉时用侧卧位方式最好;若出现失眠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睡前口服地西泮2.5~5.0 mg。

②饮食管理: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和热量,适量补充含钙、锌、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适度限制食盐摄入。

③运动:除非是医生要求妊娠期妇女绝对卧床保胎,其他情况妊娠期妇女都可以做一些轻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和简单的家务劳动等,这些能使妊娠期妇女精神放松并有助于控制体重。

④保持心情愉快:妊娠期妇女需保持心情愉快,可以适当听喜爱的轻柔音乐,去一些环境优美的地方。心情愉快对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很大作用。

⑤密切监护母婴状态:妊娠期妇女应每天评估有无头晕头痛、视力受损、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每天监测体重及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并定期产检监测尿蛋白、胎儿发育情况和胎盘功能。

(2)药物治疗:收缩压≥16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的妊娠期高血压妇女,应进行静脉降压治疗;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妊娠期高血压妇女经医生评估后,也可应用降压药。

降压药种类繁多,但不是所有药物妊娠期都可服用,故而为保证母婴安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不可擅自服药。妊娠期可用口服降压药有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若口服药物血压控制不理想,可采取静脉用药。

①拉贝洛尔:α、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妊娠期高血压,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FDA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一次100 mg,每天2~3次,2~3天后根据需要加量,常规维持量为200~400 mg,每天2次。

②硝苯地平: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FDA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片剂1次5~10 mg,3~4次/天,24 h总量不超过60 mg。缓释片30 mg口服,1~2次/天。控释片30 mg口服,1次/天。

4.用药注意事项

(1)支气管哮喘患者不能使用拉贝洛尔。

(2)为避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拉贝洛尔需在饭后服用。

(3)服用拉贝洛尔不能突然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发生胸痛加重、心脏病发作;平时坐躺后要缓慢起身,上下楼梯时也需小心,以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4)硝苯地平缓释片可空腹或在餐后服用。

(5)硝苯地平缓释片不能碾碎或咀嚼后服用,以免引起毒副作用。

img

(6)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外壳不能被人体吸收,用药后可能在粪便中找到完整的空药片,属于正常现象。

(7)硝苯地平用药后可能出现水肿、头晕头痛、恶心、乏力、面部潮红等副作用,通常不需要停药,若症状严重,则需要及时就医。

(鄢家艳 张晓燕 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