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绝句第二十七
昔尝续慎伯为《论书绝句》,择人间罕称者发明之。及述此书,论之盖详,未能割爱,姑附于末。
隶、楷谁能溯滥泉,句容片石独夐然。
若从变处搜《灵庙》,应识崑在《震》、《迁》。
句容有《吴葛府君碑额》,为正书第一古石。浑厚质穆,亦自绝尘,真隶、楷之鼻祖。《灵庙碑》在隶、楷交变之间,意状奇古。若从欲变之始言之,则《杨震》、《张迁》二碑实开隶、楷之意矣。
《受禅》应为卫觊书,邯郸韦诞比何如?
瓘、恒世受真传法,一脉逾河走传车。
《受禅碑》颜真卿以为钟繇,刘禹锡、徐浩以为梁鹄,今从其同时人闻人牟准《卫敬侯碑》文,以为卫觊书。觊与邯郸淳并以古文名。子瓘孙恒世传笔法,恒传崔悦至宏、浩,为北书之宗,又传江琼至式,故北书率卫派也。
元常法乳知谁在,珍重丰碑有《枳阳》。
文质蹒跚开《石阙》,始知晋法有传方。
晋《枳阳府君碑》,丰厚茂密,在文质之间。今传元常诸帖,字体犹有其意,真元常嫡嗣也。《太祖文皇帝神道》,稍加姿美,然亦魏、晋正传,善学者当能会之。
铁石纵横体势奇,相斯笔法孰传之?
汉经以后音尘绝,惟有《龙颜》第一碑。
宋《爨龙颜碑》,浑厚生动,兼茂密雄强之胜,为正书第一。昔人称李斯篆画若铁石,体若飞动,可以形容之。
餐霞神采绝人烟,古今谁可称书仙?
石门崖下摩遗碣,跨鹤骖鸾欲上天。
《石门铭》体态飞逸,不食人间烟火,书中之仙品也。
《琅玡》茂密集书成,《郙阁》、《褒斜》章法精。
能戒熹平变疏匾,仅传古法《彦云铭》。
秦斯《琅玡石刻》茂密极矣。汉隶惟《郙阁》有此意,《褒斜》异笔而同意,熹平以后,隶法大变,今楷出焉,惟《鞠彦云墓志》独有《郙阁》之法。
《褒斜》分法知谁继?瘦硬应推《吊比干》。
风荡齐碑成一律,《修罗》雄峻独为难。
《吊比干文》瘦硬无匹,出于《褒斜》。齐碑百余种,皆以瘦硬取胜,然无雄峻秀韵之味,惟《隽修罗碑》独峻拔耳。
铦利森森耀戟,《始兴》碑法变钟传。
率更后出书名擅,谁识先师《贝义渊》。
率更书有武库剑戟森森之气。窦臮以为出于北齐刘珉,想以其峻峭处近之。其实信本南人,南碑《始兴王碑》与率更《皇甫君碑》无二,乃知率更所从出。然南碑无不圆浑者,此则先变钟法矣。
骨遒血莹态丰秾,《怀令》青青秀一峰。
变化方圆尽奇丽,光芒鳞甲若游龙。
《怀令李超墓志》骨血奇峻,结撰精丽,变化无端,兼备方圆,与《张猛龙》皆为结体,无上上品也。
《子建》遗碑独擅场,卫家体质贵雄强。
大刀斫阵称无敌,沉著偏兼痛快长。
昔人称中郎骨势洞达,后世惟《曹子建碑》有之。虽体杂篆、隶,致诮百衲衣,然沉著痛快,中有浑穆气象,是《般若》正传也,其开爽则启唐人矣。
异态新姿杂笔端,行间妙理合为难。
谁人解作《兰亭》意,《君起浮图》仔细看。
唐《马君起浮图记》,字里行间,姿态百出,诡制妙理,变化一新,而不失六朝法度。《猛龙》之后未多见。钟司徒意外巧妙,绝伦多奇,于此有焉。
鲁公端合瓣香薰,茂密雄强合众芬。
章法已传《郙阁》理,更开草、隶《裴将军》。
鲁公书举世称之,罕知其佳处。其章法、笔法,全从《郙阁》出,若《裴将军诗》,健举沉追,以隶笔作之,真可谓之草隶矣。
南宫《书评》妙难量,跳掷偏兼对越庄。
灵庆池边遗石在,神锋峻立独回翔。
韦纵书《灵庆池碑》,体格不出唐人,是欧、虞新体。然龙跳虎卧,兼庄若对越,俊若跳掷之长,且笔画完好,深可宝爱。
山谷行书与篆通,《兰亭》神理荡飞红。
层台缓步翛翛远,高谢风尘属此翁。
宋人书以山谷为最,变化无端,深得《兰亭》三昧。至其神韵绝俗,出于《鹤铭》而加新理,则以篆笔为之。吾目之曰行篆,以配颜、杨焉。
欧体盛行无魏法,隋人变古有唐风。
千年皖楚分张、邓,下笔苍芒吐白虹。
自隋碑始变疏朗,率更专讲结构,后世承风,古法坏矣。邓完白出,独铸篆隶,冶六朝而作书。近人张廉卿起而继之,用力尤深,兼陶古今,浑灏深古,直接晋、魏之传。不复溯唐人,何有宋、明,尤为书法中兴矣。

[1]“四碑”,指《南康简王神道东阙》、《南康简王神道西阙》、《始兴忠武王碑》及《般若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