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音》AR互动折页概念设计

《七音》AR互动折页概念设计

作者:邹澳 指导教师:饶简元

■ 创作背景:

国家近几年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文物作为重要的历史见证者,有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受新媒体传播的影响,体验经济在文旅产业中的应用逐步从博物馆延伸至其文创产品。因此,我希望通过设计《七音》,让游客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普及,达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七音》以曾侯乙编钟为研究对象,探究构建了“折页+交互式叙事漫画+增强现实”的模式,突破了传统文创的限制,相较于传统漫画由读者主观理解获得情感共鸣,其所运用的交互式叙事漫画通过增强现实呈现,使读者能更沉浸于作品中的叙事空间,从而达到提升读者对文物知识学习专注度的作用。隐藏剧情也为读者提供了情感增值,让其体验到不同于传统文创产品的参与感、沉浸感与趣味性。以文物为桥梁,让历史文化更好地与现代文化交流、接轨。

■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设计内容主要分为折页设计、故事设计、交互式叙事漫画设计、AR交互设计。

图1 《七音》设计思路

1.折页设计

文化内容、载体、结合方式三者之间有着独特的关系。作为应用于实体博物馆的展教产品,选择折页为载体进行再设计,形式上可以继承传统折页的便捷性和纪念性,读者的适应性也会更好、更快。

图2 四折页关门折展开示例

2.故事创作

作为毕业设计实践,贯穿《七音》整个故事的主题是寻找记忆。 大致为用户“我”作为一个小使者遇到了失去记忆的主人公小钮,通过信物“龙符”的指引,一步步了解曾侯乙编钟的知识,找回记忆的故事。故事主体分为四章,每一章着重于不同的内容展示。

3.交互式叙事漫画设计

根据故事内容对漫画的画面进行梳理,确定大概的分格构图,在Procreate中按章节绘制线稿。通过基础铺色进一步检查画面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确认无误后添加细节部分,完成刻画。最后,根据故事和漫画,利用AE制作隐藏动画剧情。

就人物的上色来说,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人物所处环境的光源差异(图3),该画面主人公受结界蓝色光源影响,因此根据面部结构绘制蓝色反光,保证画面细节的合理化。

图3 人物色彩细化过程

4.AR交互设计

图4 AR交互流程

《七音》通过漫画中的识别语寻找识别图触发互动事件(图5),当镜头识别到任务时,AR内容将呈现出来,完成交互事件。

图5 识别提示语

■ 作品呈现:

1.折页展示

图6 折页展示

图7 折页实物展示

2.模拟效果展现

图8 手机AR交互模拟

在实际应用时,通过移动镜头,控制镜头与折页的远近可以改变手机屏幕呈现出的内容范围。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控制镜头中景别的变化,增强探索的沉浸效果。

图9 距离对信息内容的呈现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