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玎人》纪录片创作
作者:赵仁武 指导教师:冯黎金
■ 创作背景:
玎琴是德昂族的传统乐器,在梁河一带制作玎琴的技艺流传已久。但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大多只看重当下短期生活,经济压力与生活压力使人们沉迷于快餐式文化,而忽视了一些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便会消逝在时光的历程中,而且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手工艺制品我们已经再也不能亲眼看到了,再见时已是一幅幅的数字化照片,这不禁让人感叹。
拍摄《守玎人》这一纪录片,让人们在了解中国传统乐器技艺的同时,也想呼吁每一位观众来保护这些传统的手工艺,让大家在欣赏手工艺技术的同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尊重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最后去探求影片背后的文化内涵。
■ 设计思路:

图1 宣传海报
《守玎人》成片一共10分钟有余,是一部讲述德昂族玎琴的微人物纪录片。一把玎琴从制作到完工,工序繁杂,零零散散加起来有四十多道。但是为了影片时长与视觉效果,让纪录片的观感更加舒适,本片选取其中20多道重要的工序来进行拍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20多道工序足够让观众了解玎琴的制作技艺。
纪录片《守玎人》的主题是很明确的,就是宣扬工匠精神与帮助传承人走出时代的困境。主题暗藏为贯穿全片的线索,隐藏在镜头与旁白解说词中。声音和画面的结合,让纪录片看上去更加流畅,配以解说词,能让观众更有代入感。这比一般的纪录片更能提起观众的兴致,也让影片显得更加真实,更能起到宣传的效果,让观众更能清晰深入地了解德昂族文化,了解玎琴制作技艺,体会工匠精神的传承,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制品的博大精深。
■ 作品呈现:
传统技艺是世界各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是最能体现一个民族历程的载体。它传承了数个时代,并不是说想要创造就能创造的。所以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保护这些传承物的手段,而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便是一代代地传承。李维生正是玎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为了守护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人们挺身而出,成为这些传统文化或技艺等传承物的传承载体。
图2~图12为影片截图。

图2 弹奏玎琴

图3 调整琴弦

图4 雕刻琴身

图5 李维生在弹奏玎琴

图6 李维生家中的象脚鼓

图7 为玎琴制作染料

图8 梁河县城航拍

图9 李维生居住的村寨

图10 李维生的工作环境

图11 玎琴细节图

图12 空镜头1

图13 空镜头2

图14 空镜头3

图15 空镜头4